关灯
护眼
    平安终于懂了,朱炫这个方法的妙用。

    就是为了压榨草原人的生存空间,让伪明、瓦剌等人看到大明陈兵北边,有一种要对草原开战的感觉,他们必定惊慌,再想到大明凶悍的战力,不得不做好准备迎战。

    他们能做的准备,大概就是征兵、征粮。

    从整个草原范围里面去征收。

    “我记得昨天看过一份,关于锦衣卫的情报。”

    “今年的上半年,草原上天气不是很好,冬春之交,天气严寒,大雪纷飞,冷死了不少牛羊,好不容易开春了,但天不下雨,很多地方草料缺乏。”

    “草原上的人,一定过得不怎么好。”

    “对吧?”

    朱炫回想了一遍,来了归化的这几天里,所知道的事情。

    其实不仅草原上的牧民,单是归化附近,今年的收成也是不怎么好,如果收成好一点,那个造反的部落被要好处的时候,还不至于那么激烈地反抗,甚至极端到造反的程度。

    “殿下说得对。”

    平安还是很清楚草原的情况如何,附和道:“如今草原上的问题确实不容乐观,他们的缺粮,如果真的要打仗,就得从普通牧民中征粮,再以殿下的计划,那些遭到压迫的牧民应该会南迁。”

    朱炫笑了笑道:“我们到时候,再适当地宣扬一下归化的好处,以及归顺我们的牧民过得有多好,宣传到草原内,虽然不说能有大部分人来投靠归顺,但小部分还是没问题的。”

    这样一来,人口就有了。

    劳动力同样也有了,归顺来的牧民,可以变成劳动力,再从他们里面招工搞基建,大明的基建发展速度,又能加快很多。

    同时,削弱了草原上的国力,导致牧民对伪明、瓦剌等失去信心、民心。

    可以说一举三得,三个好处并重。

    对于大明而言,都是好处,对于草原的统治者而言,那就是灾难、危害。

    “殿下英明!”

    平安马上附和说道。

    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折腾,可行性还是很大,也能不断地扩展大明对草原的优势,还可以动摇了草原的根基。

    民,是根本。

    牧民被挖走,民心随之失去,容易导致根基不稳。

    “你下去准备一下。”

    朱炫看到平安没别的建议,道:“我等会发电报给十三叔和十九叔,让他们一起来行动,只有我们三地同时做出一种,要全面出兵草原的趋势,效果才能更好。”

    出兵的理由,也是充分的。

    首先,瓦剌的马贼,要刺杀朱炫。

    其次,朱允炆这个伪明,是挑衅朱元璋的存在。

    这两个理由提出来,大明出兵草原,很名正言顺,当然了也不是真正要出兵,只是演一场戏,让草原的人认为出兵了,而他们最多就是三方集中起来,进行一场军演。

    军演完了,伪明、瓦剌他们慌完了,就可以退兵,各回各家。

    “臣,领命!”

    平安现在有点激动,如果把这件事进行到底,能有什么意外惊喜,暂时未知,但他可以肯定,一定是个惊喜,也是一场大功。

    草原上的人,一直是大明头号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