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姜宁打定主意要把医科大学赶快建起来,沈逸之的谷主召集令一发出去,陆陆续续地有散于各地的神医谷中人来到临安。这些人都是当世名医,医术精湛,各有千秋。姜宁按照她前世的经验把大夫们分成各个科室,对他们进行了医术、医德、医风方面的考核,她觉得做老师医术不是首要的,首要是要有耐心、思想品德优良、善良和蔼,这样的老师对孩子的成长会更有引导作用。医术方面,有沈逸之就差不多够了,他正领着所有大夫和太医院的太医们进行医典修订,编修课本。姜宁从东方湛那里争取到了官方印刷坊的支持,以最低的价格印刷课本。当然前提是她改良了印刷方式,首先将铅活字印刷的方式研究了出来。这些古代工艺的奇yín技巧,姜宁知道很多,因为她小时候经常看中央台的一套节目,印象最深的是复原诸葛连弩。当然她现在还用不上这些知识,但她仍然是一个知道*怎么做的现代人,她甚至担心过将来她会为了自身利益,把热武器带进这个冷兵器时代,造成大面积的杀戮。那时候,她大概会终生悔恨吧?

    封建社会政府的工作效率还是很不错的,至少东方湛下令下去之后,征调民役,调来建筑材料,四五天以后城外西山脚下就开始乒乒乓乓地建起了学校。学校的建筑图纸是姜宁画的,主要用石头以及混合黏土做成,因为古代木制建筑容易起火,而学校,人群密集,住的还都是些没有自保能力的青少年,一旦起火,他们很难逃出生天。黏土则类似于现代的混凝土,也是姜宁改良过的,由于黏土更加坚固,所以房子都被建成了四层楼,比现在的一般民居要高得多。学校里分生活区和学习区,生活区有宿舍楼、食堂、蹴鞠球场、马场和田径运动场,学习区都是成片的教学楼,间或有散步的小花园。整个学校同周围环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已经和现代学校没什么区别了。

    姜宁对她的作品十分满意,天天在工地监工。因为她实际带来了多项技术上的突破性改革,所有的工匠和建筑材料商人都十分喜欢她,见了她都很亲切地打招呼。她铺了张草席子,坐在树荫底下,琳琅在旁边给她轻轻地打着扇子,汤圆趴在她身边,饶有兴趣地看着忙碌的工人们。

    因为姜珽不在,姜宁又忙得不着家,他一个人在家太寂寞,姜宁心疼他,就把他带在身边,让他多和外人交流。看他似乎对建筑工人十分感兴趣,姜宁趁机教育他:“汤圆,你看到工人叔叔们这么辛苦,有什么想法啊?”

    “嗯?姐姐,我长大以后不想搬砖。”他一本正经地回答。

    “……”

    “姐姐,我应该不需要跟他们一起搬砖吧?哥哥说过,只要我好好读书,他就教我天下第一的武功,我当侠客,就不用搬砖了。”

    “你大哥绝对在骗你!哪有什么天下第一的武功!我告诉你,搬砖没什么丢脸的,自食其力,多好啊!汤圆,你可不要信你大哥的话。”

    “我不是觉得丢脸,我就是觉得这么热的天,还要辛苦地劳动,真是太痛苦了,我其实也不想学武功,天天要早起练功,我还是躺着不动比较好。”汤圆说着就翻了个身,大概是身子下面捂热了。

    姜宁内心:好你个汤圆,我怎么没看出来你是一个小懒鬼啊!!!!这样太不好了!你这么不勤快,我以后指挥谁去啊?

    于是姜宁开始了漫长的洗脑工作,对汤圆灌输了一系列以“勤劳是美德,不勤劳会变猪”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可汤圆竟然出奇地坚定,听了一下午,就翻了几次身,喝了几口水而已。

    最后还是姜宁败下阵来,抱着圆滚滚的小包子回府去了。

    第二天她准备再邀汤圆一起去,他竟然大清早就不见了人影,桌子上留了一张写得歪歪扭扭的字条:姐姐,我去学习了,你自己一个人去吧。

    姜宁哭笑不得,小懒鬼肯定是嫌她啰嗦,怕她指挥他做事了。她只好一个人到了工地,工人们已经开始劳作了,因为为了赶工期,她给出的劳务价格很高,而且有官府保障,工人们自然十分积极,做事也更加细致认真。

    姜宁仍旧坐在树荫下。从那条蜿蜒的山路上却走下来一个熟悉的人影——了无大师。了无大师一路奔着她走过来,到了她面前,对她双手合十作了个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