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她进到殿内,看见魏王坐着,旁边桑陈带着两个小监正在收拾他的文书。她知道,他要回自己的勤政殿去了。

    他抬眼看向她。

    “要回去了?”她问。

    “嗯。”

    她也在旁边坐下,“可以问王上一个问题么?”

    “嗯。”

    终究还是气的吧,朱九想,所以话不多。

    “王上为何不许南枝庄儿出宫?今日出宫,南枝带我们到了西市大街,那里是平民区,也是烟火繁盛之地。南枝说,那片区域是最能见证她二哥治国安民取得成效的地方,所以她喜欢去。”

    朱九能看出魏王并不知道这一点。因为他不曾问过,南枝也不曾说过。

    朱九低首抚了抚衣袖,继续道,“我是第一次来盛京。初来那晚,庄儿便带我见识了盛京百姓对你这位王上的爱戴。他们家家户户在门前悬灯,上题的祝福语我到现在还记得。其实从那一晚我便觉得盛京城是个挺有意思的地方,然后今日又去了西市大街,虽没有多逛,但也能看出,是个好地方。连我这个初来不久的人都忍不住想要多认识认识这座城,何况南枝和庄儿呢?而且这还是他们的亲人一手振兴起来的城池。”

    桑陈他们已停止收文书,就怕打扰到两人。他是破天荒第一次听见有人和王君说这样的话。为那两位祖宗求情的人不少,但能从这角度劝说的人以前没有。

    “如果这样想,王上会不会少气一点?”朱九笑着看向他。

    魏王气早消,在她提到她喜欢这座城的时候,但他还是故意板着脸,“孤是听不得人求情的。”

    “我没为谁求情,而是在帮王上想通一些事。”是清新脱俗的角度,桑陈学到了,门外的乐锦石岩他们也学到了。可惜他们根本不敢和王君这么说话,所以学到了也等于没学到。

    “哦?王后以为孤有什么是没想通的?”

    “王上或许总疑惑,为何已经那样重罚南枝和庄儿了,他们却还是不怕,还是要跑出宫去。”

    魏王不语,或许是被说中了心事。

    朱九低首笑。魏王看着她,“那你可知孤为何总不许他们出去?”

    朱九想了想,道,“或许是怕他们在外出事,就像上次在榆晚回廊那儿发生的一样。”

    “所以,你觉得孤该不该在这方面管得严些?”

    “嗯……王上做得对。就该将他们一辈子关在宫里,一辈子不知晓他们哥哥,叔叔治下的国家是什么样子的。”

    这样的反话是危险的。至少乐锦桑陈他们如是以为。

    魏王只是盯着她,朱九却不怕,坦然回视。

    “他们并非没有机会出宫看外面。大节时,他们可以到城楼看景,大礼巡游时,他们还可以乘车出行。”

    “上次我问王上借了问天楼钥匙,王上还记得么?”

    魏王没料到她突然提起这个,一愣,然后才应,“嗯。”

    “那日我带南枝庄儿都上去了。那应该是他们两个第一次站那么高看见盛京城。特别是庄儿,还不够栏杆高,后来垫了小桌子才能看见,就趴在栏杆上,王上可以想象一下那个画面,”她看向魏王,魏王倒是的确在想象了。“他嘴里一个劲地问,这就是盛京城么,这就是盛京城么?很明显他被这座城的广大繁庶给惊艳到了。”朱九开始低首捶腿,今日走了许多路,有些酸,“若他觉得每次的车马之旅,城楼之观足够,就不会被高楼之景所吸引。在城楼在车里与投身市井看站在高楼看是截然不同的。王上同意么?”她歪着头问。

    魏王等了好一会儿都不回答,只是望着她,良久才开口,“孤竟不知杨家阿弗长大后这么会说话。”

    “意思是,王上同意我说的?”朱九笑。

    魏王起身,“收好了么桑陈?”不答她。

    桑陈正听得入迷,突然被点名,差点弄掉手中文书,“好……好了,王上。”

    魏王已迈步向外,桑陈他们立即跟上,路过朱九面前时,冲她投来佩服的目光。

    魏王离开,乐锦他们进来开始七嘴八舌地说个不停。朱九笑道,“好了,我眼皮子都在打架了,乐锦。”

    众人这才退下。

    回去后的傅南枝傅庄本还不放心,所以一晚上睡得都不算安稳。等第二日到了,也是战战兢兢地过,但第二日依旧安稳地过去。第二日夜间睡觉前,还没有事发生,他们心中的石头这才放下。

    后来有人告诉他们,原来是那晚王后在花想殿里和王上说了许久的话,劝的,因此才没有后续。

    他们感激涕零地来到花想殿想要表示感谢。他们表示感谢的方式很简单,就是陪朱九吃一顿饭,当然这也是朱九自己要求的。

    “恭喜庄儿通过测试。”朱九夹了一只鸡腿给傅庄。

    “谢婶婶。”傅庄捧着碗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