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赫连鸢做好了随时去世的准备,誓要用刀抑或是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这一箭。

    “崩——”

    随着弦声响起,箭支雷动而出,赫连鸢屏住呼吸,紧盯着在视野中迅速变大的箭镞,准备好距离合适时,挥刀将其斩落。

    然而,令她完全没有料到的是,箭,拐弯了。

    等她反应过来,伸长手臂想要用佩刀将其斩落时,已经迟了。

    她身后传来痛叫,紧接着就是人坠马落地发出的噗通声。

    据说,弓箭手在箭支射出的瞬间,手腕急速抖动,即可让箭支拐弯,这就是传说中的“斗箭术”。

    开个玩笑,弓箭手的手腕抖不抖,跟箭支能否拐弯没有必然联系。

    但是箭支拐弯的“斗箭术”,是真实存在的。

    用空气动力学来解释的话,这类似飞机弧形机翼升力的空气动力学原理、足球运动的弧线香蕉球原理,以及大坝上旋转抛篮球实验结果反映的那样。

    箭杆离弦之后的飞行途中,是剧烈抖动(波动)的。

    弓弦作用力点是在箭杆尾端,在离弦之前一直在施加指向箭头的作用力、给予加速度,而尾端到箭头的箭杆分子在惯性定律作用下,是“企图”维持在原位的,于是整根箭杆被“压缩”变形了,离弦后箭杆内部被压缩的分子在后端推力消失的情况下,立即膨胀反弹,引起箭杆变形。

    同时,箭杆的重心在中心点偏前6-12cm位置,上弦引弓待发时,左手拇指作为支点形成了一根杠杆(箭簇段向下重力、支点、箭杆重心段向下重力、箭尾触弦点向上支撑力),原则上,箭离弦后,箭杆在多点的垂直方向“两下一上”的作用力下,以及高速飞行途中非均衡空气浮力下,形成近似正弦波的抖动(飞行方向为X轴,垂直方向为Y轴)。

    但是箭杆波动的Y轴方向并不完全是垂直方向的,有点随机的意思,光这些就可以分析个几万字。

    但我估计绝大部分人是没有兴趣深入了解的。所以就化繁为简来讲,拐弯箭的原理就是让箭进行严重的小鱼摆。

    事实上,小拐弯只要手撒放的时候扰弦就可以做到。新手玩家刚开始的时候都遇到过箭突然飘出去那种感觉,就是类似的。

    而更精准的拐弯箭,就需要长期的刻苦练习和手感磨炼。

    当然要注意的是,拐弯箭通常只能在近距离使用,由于空气阻力等因素的影响,远距离箭支依然能拐弯,但动能损耗得很厉害,远距离即便射中目标,也无法造成太大的伤害。

    显然赫连鸢所面对的刺客大师是个弓术高手,所以才能让箭如此精准地绕过赫连鸢,射中她身后的人。

    看着脸上中箭的杨修坠马倒地,没多会儿工夫就不动了,刺客头领自言自语一句:“没想到这么轻松。”便背起弓,旁若无人地离开了。

    而赫连鸢看着浑身上下都有甲胃保护、唯独面部没有保护的杨修倒在地上,只觉得“嗡”一下子,耳旁似乎炸了两个焦雷,晕晕乎乎,都快没有知觉了。

    难道……就这样失败了?

    赫连鸢努力回忆着杨岐的容貌,可越是回忆,就越是记不清他的样子。

    记忆似乎从她的脑子里抽离出去,好似薄而透明的蝉翼一般脆弱,伴随着一阵微风,化为了碎片……

    不、不要!

    赫连鸢在心底里呐喊者,却无可避免地产生了走马灯一般的幻觉,过去的种种经历、种种遭遇,就像在倒放一样回滚,而且速度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模湖……

    “啊——憋动,铜得夯!”

    一声叫嚷,把赫连鸢叫得醒过神来。

    她惊讶地看着原本以为已经死亡的杨修慢慢爬起来,轻轻推开书僮,正设法清理出贯穿脸颊的箭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