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两人一上午只是和几个小徒弟一起搬搬戏箱,烧水扫地,中午,又被安排去帮庄有顺整理行李。

    庄有顺的工作是衣箱,戏班里的需要的能力却远不是后世服装师那么简单。

    衣箱必须知道每个人物的标准装扮,戏曲里哪个人物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冠,拿什么武器,留多长的假胡须,胡须是什么颜色,比如红脸长须的关公,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等等,一点也不能含糊。

    很多观众并不识字,戏曲演员的衣着必须要让观众一眼就能看出角色,一旦衣箱的搭配出错,观众就会犯迷糊。

    而且一个戏班只有那么几套行头,却要演出百个各异的角色,这些全需要庄有顺事先规划。如果他的工作出一点错,整场演出都会因此拖延。这其中的学问很多,前世的戏曲学院甚至开设衣箱专业,专门培养衣箱人才。

    而且此时的戏班还没像后来一样成熟,每个人都是一专多能,在白鹏飞看来他说是衣箱,却是连衣箱带化妆,把后世后台大半的活全干了。

    正午时分,庄有顺便带着白鹏飞乔少山还有几个跑腿的徒弟一起,搬上戏箱道具来到了城东的瓦舍里。

    走进瓦舍的牌坊,几乎是摩肩接踵,白鹏飞见到许多艺人在街道两旁表演。

    弹词,杂技,说评书,唱戏,讲笑话,白鹏飞还看到一个黑糊糊的棚子,探头一看,原来是在演皮影戏。

    孙家班在城东瓦舍的显眼位置有一处勾栏。

    所谓勾栏就是上面有瓦顶遮盖的戏台,四周用矮围栏围起。孙家班的勾栏虽然也叫勾栏,但其实已经是二层的大戏楼,前面是舞台,三面都有可容纳上百名观众看戏的座头,楼上还有带小桌的雅座。

    这是戏曲独立出曲艺大类的一个过程,再进一步发展戏曲就会离开瓦舍,形成前世明清时期的专供戏曲演出的戏院。

    孙家班的瓦舍前早已把水牌挂出,今天演出的剧目是《隋炀帝江月锦帆舟》,水牌下面一串小字标明“庚吉甫庚大家经典名作”。

    白鹏飞在记忆里回忆自己看过的元杂剧集录,发现庚吉甫也是前世的元代曲家之一。

    在前世庚吉甫的作品记录中的确有《隋炀帝江月锦帆舟》这出戏,但这戏最迟在清代便已失传。

    剧名下面张贴着演员的名字。

    这出戏的主角是隋炀帝,由一个名叫常山野的老末出演,女主角叫做吴绛仙,由杨奈儿演出,男配万群的演员叫江玉山。

    一上午的时间白鹏飞很快和其他打杂和龙套混熟了。龙套中有一个名叫魏丑儿的最喜欢说话,不需要白鹏飞问,魏丑儿便道:“今天大家主要是想看杨奈儿和江玉山。”

    原来今天演万群的江玉山和演吴绛仙的杨奈儿都是此时的红角。

    江玉山是临安有名的末泥,几年前因唱西厢记张君瑞一炮走红,人称“赛君瑞”。杨奈儿则是歌妓出身,能诗善画,名满江浙,据说名士赠予她的诗文盈轴,还传出过州判同她同乘一匹马在街上嬉闹的韵事。

    这三人都是冯相喜请来搭班的,他们不用参加排练,只需演出时来唱一场便能拿钱走人。

    孙家班的戏牌上特意把杨奈儿和江玉山用红笔标出,果然许多观众看到两人名字便在勾栏前驻足,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观众早已等不及的入场,过不多时,两层的戏楼便已经快要满座,后面来的人只能站着看戏。

    饰演冲末、宫女等的角色都是孙家班自己的班底,已经先扮上了妆,等了不到半个时辰,扮隋炀帝的常山野也走着来了。

    只见他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为了演出方便没有像此时大多数男性一样留胡须,而是剃了张光脸。

    常山野进了后台,先跟班主冯相喜打了个招呼,然后便去一旁穿行头。白鹏飞上去给他倒水,他也是笑着点头,态度十分随和,却没有说话。白鹏飞知道常山野这是在养嗓子,为上场做准备。

    这时的戏曲化妆还很简单,几个冲末只是在脸上胡乱勾了几道线,而常山野扮演的隋炀帝是个反派角色,庄有顺直接给他准备了一个尖下巴鹰钩鼻的大胡子面具。

    整个后台忙活起来,也没人注意谁在做什么事,白鹏飞干脆站在后台外的火炉边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