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回家路上,白鹏飞先去文具店买了四百张上好的桑皮纸,回到家后,他放好东西就走进庄祖业的小屋。

    庄祖业又在鬼鬼祟祟的抄书,一开门他连忙把笔纸藏起,见是白鹏飞才松了一口气。

    庄祖业手上不停,问道:“你又要我做什么?”

    白鹏飞问:“你抄一晚上经书,点灯熬油的能挣多少钱?”

    庄祖业也懒得瞒他,说道:“六七十文吧。”

    白鹏飞算了算,按两百字平均挣八文钱算,这小子一晚上能抄出八张。

    工工整整写出两百多字可不比后世电脑打印那么容易,一张少说也要抄上五十分钟,白鹏飞心想怪不得这小子白天都没精打采的,这是要过劳死的节奏啊。

    “你别抄这个了,我给你换个活儿怎么样?”

    庄祖业看过来,白鹏飞拿出铁板和蜡纸,有拿出一张刻好的蜡板放在他面前,指着那蜡纸道:“你帮我写蜡板,一张合格的蜡板我给你五十文。但是你不能对别人说,一旦说出去,这份钱我就给别人挣了。”

    他可懒得自己抄经了,索性把这份苦活交给庄祖业。

    他也不怕蜡纸油印机的秘密被庄祖业说出去,这几天的观察,白鹏飞知道庄祖业性格孤僻,根本没人会跟他说话。

    而且白鹏飞回忆自己脑子里的书籍时意外发现他曾经看过一本介绍印刷技术发展史的科普书,白鹏飞自己也想不起他是什么时候看的了。

    不过书籍上写着“一元一本”“促销”的字样,白鹏飞想到自己曾经捣腾过一段时间古玩,也许是那时他在人家的旧书摊上翻到的。

    这本书把历史上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各种印刷机的原理都,详细讲了一遍,而且还有许多印刷机的结构图和照片,白鹏飞看到那些印刷机后就对蜡板印刷不那么重视了,他脑子里这本书也完全可以掀起一场印刷革命。

    只要挣到第一桶金,哪怕蜡板印刷技术流传出去,他也马上能做出更先进的机器把蜡板印刷的成本压死。

    庄祖业拿起那蜡板看了一阵,突然说:“你这是用来印刷的吧?”

    白鹏飞有些惊讶,没想到庄祖业居然能一下便想到蜡板的用途。

    庄祖业道:“我不卖蜡板,我要抽成。”

    白鹏飞见他眼里闪着狡诈的光,问道:“就卖刻板不行吗,多方便?”

    “我要抽成,不然我就把你的秘密说出去。”

    庄祖业像是抓住了白鹏飞的尾巴,高兴无比。

    白鹏飞只得一脸无奈的点点头:“好吧,那我便每印一张给你半文钱吧。”

    “一文。”

    “三张两文,再多就不给了。”

    “做得。”

    一张蜡板也就能印六十次,三张印刷品挣两文,庄祖业刻一张蜡板能最多挣到四十文,还不如直接拿五十文钱呢。

    白鹏飞心想这孩子,还是没受过社会的毒打呀。

    教会庄祖业刻蜡板后,白鹏飞又带乔少山到小柴房里,把油印机的用法教给了他,让他帮自己印经文。

    乔少山见了白鹏飞的机器,立马把胸脯拍得砰砰响,保证不会将他的秘密外传。

    在三人的努力下,不到两个时辰,三百份《心经》便印好了。

    第二天白鹏飞便拿着经书交给法济,法济见他印的这么快,也是大吃一惊。

    不过一晚,白鹏飞再次入账七两五钱,扣去纸张的开销,白鹏飞又送了一两银子给法济,然后回去给乔少山三百文,丢给庄祖业两百文,自己则留下了五两宝钞。

    白鹏飞发现这印书可比唱戏挣得多多了,杨奈儿唱一场戏的包银也才二两,白鹏飞自己一个月的工钱也是二两,不过法济表示一时没有更多经书要抄了,白鹏飞做的油墨也已经用完,短期之内怕是没有再开张的机会。

    白鹏飞的小金库已经达到了七两银子,他不想马上把发财的事暴露出去,庄祖业自然也不会说,而乔少山也欣然答应。

    只不过拿到钱时庄祖业的才发现自己还不如卖蜡板挣得多,鼻子都气歪了,白鹏飞估计这小子又得几晚不吃饭。

    古腾堡配方的油墨做好后要放一个月才能使用,白鹏飞干脆租下邻居一间空屋,买了更多原料,还买了小火炉和一口铁锅,忙活一晚上做了整整五桶油墨存在屋里。

    孙家班的《隋炀帝江月锦帆舟》在瓦舍里演了十天,十天之后临安的观众不新鲜了,而周围府县的百姓也会听闻孙家班有一出《隋炀帝江月锦帆舟》排得好,以后孙家班就可以拿这出戏到周边府县去演,或者接一些堂会。

    当然,那时去小地方的演出就不需要再请江玉山和杨奈儿这样的名角,孙家班自有搭班的小艺人来演吴绛仙和万群的角色。

    《隋炀帝江月锦帆舟》的演出到了尾声时,孙家班也排练新戏《墙头马上》。《墙头马上》是白朴看到白居易的诗句“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得到灵感后写的一出爱情剧,一直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