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斗将,在汉末永远是主题,勇将的对决,决定胜负。

    斗军,则丝毫不在其下,太史慈此刻,感受颇深。臧空张海龙对严纲的评价,可谓丝毫不假,战术反应,快如闪电。

    白马军对步卒的压迫,恰到好处,骑射展开,毫无瑕疵。

    对敌军的战法,很显然太史慈是早有准备的,从步军士卒举盾的速度就看得出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徐州军谨慎应对。

    “太史子义,果然厉害,不过如此,就能挡住白马骑,你却也将严某,看得小了。”临敌观阵,严纲的判断精准。

    倘若步军只是因为举盾迅速,就能挡住白马骑的攻势的话,严将军就可以洗洗睡了。一旦出手,白马就有无穷的后招。

    严纲自己率领亲卫队,向着太史慈的方向移动,不与对方主将正面交锋,不代表他不会给对方施加压力。

    战术对决,恰是严纲所长,不管敌军有如何完备的应对,他都会全力为之。三队白马军士卒,纵横奔突与敌阵之间。

    走马观花,对白马军而言,只是常规战法,用意在与搅乱敌阵。

    太史慈出现在此间,想要阻挡白马军的攻势,严纲一定会说不!我的攻势一起,绝不是你用眼前的兵力,就能阻止的。

    陈到会如何,胡风将军会如何?皆不会在严纲的考虑之列,他渗透下邳前往广陵,是来辅助的,主将,依旧是胡风陈到。

    有援军前来,可以证明白耳丹阳两大精兵,尚有余力。战略方面,他们可以与白马配合,以求获得更大的战果,若是反之?

    那便大概率证明,陈到与胡风,承担了敌军极大的压力。一旦严纲加以确认,他将会不惜一切代价,为同袍减轻压力。

    “于禁将军,你来之前,风之职责,便是全力纠缠敌军。”当日得到太原军跨海远来的消息,胡风心中的信念坚定无比。

    用在严纲身上,没有丝毫区别。太史慈率军前来相迎,且针对白马军做文章,做的越是用心,严将军心中就只有欣慰。

    最好,连关羽都一道前来,给与白马军最大的威胁。那么必要之时,严纲哪怕拼着全军覆没,也会为太原军,赢得最佳时机。

    此处,不止是严纲这般大将,换了定边军任何一个校尉,都不会有丝毫的犹豫。全局的胜利,永远大于局部的牺牲。

    “今夜一战,白马军当竭尽全力,严某倒要看看,刘玄德曹孟德有多大的气量?凭你们的实力,也敢谋求歼灭我白马军?”

    严将军对于战机的认知是不会改变的,表现在战场上,就是白马军对敌军的种种应对,给与坚决打击,严纲没有留力。

    胡风将军,陈到将军,是否会借白马突进之势,加以借用。那是二将之事,他们用,严纲会有配合,他们不用,理所应当!

    一旦前方传来军讯,哪怕胡风陈到需要白马军生死相搏,严纲不会有丝毫的犹豫,战场上,信任同袍,甚至会超越自身。

    当前方的烟花散落空中,严纲的信念越发坚定了。白马军打得好,越是如此,越能牵制敌军的主力,陈到的表达,言简意赅。

    对战之中,始终无法掐断敌军的联络线,会让任何一个主将头痛。尤其是面对定边军,他们有无数种方法,可以传递讯息。

    比如说两日之前,陈到胡风就收到了白马军严纲将军所部,会渗透下邳,直达广陵,为两军减轻正面之敌压力的情报。

    对此,白耳军统领陈到的判断是,来的恰到好处。将军口中的骑军战术全才,到了广陵,会立刻对战力起到补充。

    广陵郡统领胡风的判断则是,于禁将军快到了。太原军的攻势,不动则已,一动就如九天雷霆,严纲是最合适的前部。

    经验的差别,二将的判断有所不同,但有一点,他们是一致的。严将军来了,白马军来了,白耳广陵二军必要有所行动。

    县城之处,胡风开始策划有控制的反击。且不管有没有效果,他要向敌将传递一种讯息,广陵郡与白马之间,是有配合的。

    不管那个配合是什么,或者说有没有配合,胡风都要曹洪与曹豹去想。你们想出什么答案,和我没有关系,但必须得想。

    陈到则更为谨慎,他的战法,是侦察营与山地飞龙配合,其他一切可以忽律不计,但定要让严纲了解广陵的战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