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臧满之率军前来,兵力三千上下,目下尚且不知领军者为谁。

    徐州之处,有张海龙领军全力掐断曹军与刘备的联系,因此,许褚传出的军情,首先到了沛国,曹操闻报,立刻皱眉。

    定边军之中,战将如云,但在曹营众将眼中,最令人头疼的,除了叶欢亲临,就是这个臧满之,谁没被九曲阴过?

    对,现在他是飞云骑副统领,不再率领九曲了。可但凡定边骑军,皆是实力坚强,且有臧空亲领,岂能不原汁原味?

    飞云骑副统领的名头,更会让曹营众将不得不产生联想。臧空到了,赵子龙还会远吗?说不定,叶欢还跟在后面了。

    沛国一战,叶恒叶毅兄弟联手,刘亮的指挥机警可法。曹军虽然借助厚势,将敌军逼退,却无法营造出合围对方的契机。

    “叶孟常,叶子坚,虽无乃父那般天马行空,却具各稳正。昂儿,沛国一战,你要细细思之。”这是曹操战后做出的评价。

    “是,孩儿知道。”对父亲之言,曹昂向来是深信不疑的。筆趣庫

    眼下,定边军又有强援到来,臧满之,更是个不可捉摸的将领。

    摆在曹操面前的选择有两个,一是继续对叶恒叶毅所部施加压力,逼迫其不断后撤。与其中寻找机会,争取能歼敌主力。

    但从之前定边军的表现来看,叶恒叶毅兄弟联手,敌军兵力以骑军为主,彼此配合相得益彰,想要将之击破,很难!

    曹操是兵法大家,因此也看的更加清楚,尤其是在臧空加入战场之后,令得沛国之处,再生变数,而敌军的目的。

    牵制。突袭沛国越好,大军压境也罢,一切都离不开此二字。关键在于敌军根本不怕你看出来,有恃无恐。

    从讨伐黄巾开始,曹操就很羡慕叶欢,倒不是六世三公的家世,而是有铁骑营这样的无敌之师。时隔多年,敌军越变越强。

    若是领军全力压境,曹操相信,叶恒和叶毅兄弟,绝不会给自己会战的机会。臧空在侧,犹如一只嗡嗡叫的苍蝇,令人恶心。

    根据军情判断,曹操的结论,来的一定是臧空。叶欢和贾诩郭嘉此次战术布置,定边军强将,全在关键位置之上。

    广陵之处,有原陷阵一军统领胡风,精与守城,大局优秀。

    徐州之处,则是大将黄忠,更有六曲统领张海龙为辅。在黄忠军团身后,有麯义为后援,军情显示,铁骑营张辽南下。

    叶欢的兵力调动,一时可能作用不到战场之上,但以曹操对他的了解,前者是不会放弃任何对他施加压力的机会。

    而有双方的实力差距,那种压力是真真实实能够感受到的。叶欢不用亲自领军前来,就能通过压制,让自己出现失误。

    由此推之,胡风在广陵,张海龙在下邳,那么,沛国之处。

    来的一定是臧空,他的特点,最适合在眼下局面中作战了。

    将叶恒叶毅加上臧空一举成擒,曹军定可以在徐州之战中扭转局势。可自己能做到吗?便是曹操,亦没有什么把握。

    那么,另一个选择是什么?不再与当面之敌纠缠,率军东向,汇合刘备,争取击破当面之敌黄忠臧霸,一样可以破局。

    那样做,先登黑山二军便不会坐视,他们一旦南下,下邳之处形成大规模混战,敌我之间的优劣复杂,很难一时理清。

    且敌军摆出这个阵势,对他的选择就会有所防备。下邳的定边军中,还有一位叶欢口中不逊郭嘉的谋臣,凤雏庞统。

    庞统庞士元,近两年来,这个名字在曹操耳中出现过很多次。他与麾下谋臣对之也有着种种分析,结果吗,叶欢的判断是对的。

    其人用兵,设谋,极有鬼才之风。且更有战阵指挥之能,便在定边军中,也可后来居上,比之陈宫诸葛瑾,更有威胁。

    “下邳有庞统,宛城有徐庶,叶悦之,你的胎投的是当真好啊。”看着凤雏庞统在冀州之战中惊艳的表现,曹操不禁感慨。

    似庞统和徐庶这般的年青俊彦,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先一步得知呢?思前想后,曹操只能将之归为叶家六世三公的底蕴。

    此不足为奇,毕竟穿越这种事情,你让曹操接受,在认知之外。

    综合叶欢这么多年来的表现,曹操只能确定一件事情,这一战,他必须胜。战局拖下去,时间越长,自己越无还手余地。

    北地的兴旺,叶欢迟早会对他形成碾压之势,再难与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