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敌军的战术,夏侯惇并不陌生,最惯常的袭扰之法。

    打从讨伐黄巾开始,他就深知这种战术的威力。那时候,是叶欢麾下的张辽铁骑营,是漠青的飞云骑,对付敌军,屡试不爽。

    利用个人超强的个人能力,自由选择攻击,杀伤阵中的敌军。

    面对定边军的攻势,当时的黄巾名将波才,只能选择被动挨打。而今十余年过去,再度对上自己熟悉的战术,局面并未改变。

    比之当年的黄巾军,夏侯惇麾下,不知强了多少。且更有骑军与步军配合,相得益彰,但结果,却和当年差不了多少。

    “知道,知道你也防不住!”定边王牌的名言,曹军耳熟能详。

    同样的战术,看似个人以单兵能力选择目标,其实个体之间,联系紧密。且精良的骑弓,让定边军的射程,长了至少五十步。

    有时候,知己知彼也未必能百战百胜的。比如眼前,夏侯惇知道对手要怎么打,预判的十分精确,却也只能被动防御。

    实力的差距,尤其是高机动力的骑军,你很难通过战术拉近。

    沛国战场如此,南阳之战亦如是,当萧远下令,攻击赵彤的同时,九曲担任游击之时。赵校尉的感慨,与夏侯惇别无二致。

    年年岁岁花不同,岁岁年年花相似。熟悉的战法,在定边骑军手中精益求精,所有的细节,越来越到位,威力不住增强。

    相比骑军的灵动,步卒的沉稳,更需要指挥官的控制。萧远与此,无疑是行家里手,稳中带凶,是对虎卫五军的最好评价。

    几乎是敌军阵型摆出来的档口,赵彤心里已经极为清楚,没有意外的话,他是守不住沿河一线的,还是只能选择撤退。

    曹营大将,陈留营统领李典是沉稳的,他选择视而不见。给赵彤的指令是灵活作战,不需急着与敌军分高下,保存自身。

    你虎卫五军就算再如何强大,如何勇猛,我就不断退却。你来吧,距离拉开一百里不够,那就两百里,三百里!

    贯彻主将的意图,赵彤校尉一丝不苟,哪怕心中总会憋屈。但你想开了,那是定边军,被他们压着打,也不算丢人的事情。

    短短两日之间,萧远率军向前突进了两百七十里。两百七十里的距离,叶信收到前线讯报,不会超过一个时辰。

    一来一回,徐庶的指令到达前线,小于三个时辰。后世的六个小时,听上去很长,但在汉末,已然是无法想象的速度了。

    “长公子,李曼成摆出一副退守的姿态,无非是要拉长我军的战线。敌军在我军狂攻之下不为所动,应对亦称得上稳正。”

    宛城以南六十里,叶信的总指挥所压前,为得是更快获取讯息。五军的消息源源不断而来。徐庶正在分析,其中得失。

    “军师,李曼成果然是良将,萧远将军进攻的控制几乎无懈可击,其中不乏诱敌出战之法,此人却始终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