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茅草堆上的男子身躯健硕,只穿着一件内衬,黄白斑驳。

    发髻早已散乱,长发披散下来,盖住了面容。缝隙之间,露出来的皮肤,亦是黄白交错,臂膀和双腿,隐见血痕。

    江边的渔民,为了生计,风吹日嗮,都是皮肤黝黑。生活贫苦,又哪儿来的这般内衬?男子一见,当就不是渔村中人。

    炉子前,坐着一个孩童,长发垂髫,手中拿着竹扇,时不时扇上两下,再回头看看。眉眼之中,带着关切之意。

    男子是一日之前,他和祖父打渔之时,从江中捞起的。以往战乱之时,上游也会有尸体飘下来,倒并不少见。

    渔村东侧,就有一处乱葬岗,埋葬了很多顺流而下的无主尸首。

    对渔民而言,那也算一场功德,假如还有什么随身之物。收拾起来,贴补家用,问心无愧。

    但这一次,情况稍稍不同,男子被捞起之时,鼻中还有微微的呼吸,身体发热。显然是在江水中泡的久了,受了寒。

    随身的物品,被水流冲走了很多,只剩下一些贴身的。

    汉末消息闭塞,尤其是一些偏僻之地,天子是谁,可能百姓都不大清楚。叶欢的敌人为他罗织的罪状,就有这么一条。

    奉迎天子之前,并州百姓只知有叶欢,而不知有天子。

    对此,叶大公子也唯有苦笑,因为别人说的,还真是很多地方的事情。但原因有所不同,叶大公子当年是恶名在外。

    不是有那么一句古话吗?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渔村之中的情况,与之类似。不过孩童的爷爷,终究是上了岁数,男子的服饰和配饰他虽然见得少,却也知此人与众不同。

    加上天性之中的淳朴,便将之救起,带回家救治。瓦罐中,都是些草药,大约也是偏方,民间疾苦,看得起郎中的不多。

    一般的小病,也只能自己采采草药,尤其是风寒。

    眼看瓦罐中的药液开始沸腾起来,孩童不再扇火了。此时,却从屋内传来一阵哼声,孩童听

    筆趣庫了,起身过去观瞧。

    “你,你醒了?”到了屋内,就见男子已经睁开了双眼,正看着自己。孩童稍稍有些胆怯,却还是问道。

    男子张口,想要说话,却是发不出声音,两片嘴唇很是干涩。

    “哦,你等等……”孩童回身跑到屋外,将瓦罐端了下来,又跑到院中,打了一碗清水跑了回来,到榻前让男子喝下。

    喝了口水,男子的眼光清亮了一些,嘴唇蠕动着问道:“小兄弟,是你们救了我?这是何处,今日是初几?”

    孩童笑着点点头,对面的语气温和,面上还带着笑容,让人不觉放松下来。救人成功,对方的苏醒,也让他心中欢喜。

    “是我祖父在江中救了你,这是刘乡,今天十一。”他轻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