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章

    曲廊琼窗梦不容

    乾元八年的春日来得格外早,紫奥城里弥漫起一片如烟的绿意,然而,在这里呆了六年,我越发思念漠北的模样,那里虽然有黄沙,但也有绿洲,金色的沙丘与苍翠的树木一眼分明,远不是紫奥城那般,分不清敌与友,道不明亲与疏,看不见远与近。

    人前人后,我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宠妃,他们都无比尊敬地唤我:“容妃娘娘。”

    但恩宠的背后,总会有闲言碎语传出。曾经流传过这样一种说法,皇帝宠我,不啻于先帝宠爱舒贵妃,而我与舒贵妃一样,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异族女子、都生得一副娇艳狐媚的容颜。

    听得此言,我付之一笑,皇帝的心,除了纯元皇后,再也容不得旁人。而我所谓的宠爱,却分明是金玉的面子、败絮的里子,不堪入目罢了。

    某个春雨迷蒙的深夜,我从沉闷的春雷声中醒来,内殿中,以银线绣着朵朵梨花的绞纱帐帷半开半合,有清凉的风打着旋儿拂来,猝不及防地袭上我的身体,带来微凉的湿意。

    沉香木雕花开富贵的茶案上,婴儿小臂粗的花烛垂着红泪,如绛脂珊瑚,垂垂累累,在那泛起的荧荧光芒中,皇帝兀自沉睡,面孔俊朗、面容安逸。

    我一直觉得,皇帝比孙传宗好看,或许就是中原形容男子所用的“巍峨玉山倾”,但是,我心里也再也容不得旁人。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日,国破家亡、江山飘摇,那个一骑白马绝尘而出、救下我的青年男子,从此便深深印在了我的心底。

    锦衣玉食里长大的青年君王,纵然玉面倜傥,都远远比不过自幼习武之人身上的刚毅之气。

    亦是或许,自己从孙传宗眼中,读出了一种与自己相似的忧伤。

    在漠北的最后一夜,繁星满天,月华熹微,我听到了悠扬婉转的乐声,循着乐声而去,是孙传宗坐在一截伐断的枯木上,吹着一种奇特的乐器。

    他告诉我,这是箎。

    我虽然不懂箎,也在很久之后才知道,“埙唱而箎合”。

    但从他仰望星子银河的眸光中,我读到了一丝刻骨的清冷,以及在清冷之后的徘徊与彷徨。

    对于庶出的我,不得父汗重视的我,自然明白他的感受。

    我不知道自己对他的情感是如何悄悄的如雨后春笋一般滋长起来,但是,在这之后,我却不得不入宫,以抚慰父亲终日焦虑不安的心绪。

    再次看到他,我已经是容贵嫔了,他的笑意那样温暖,他和缓地提醒我与万明昱:“恐怕要下雨了,两位娘娘还是早些回宫,微臣告退。”

    而那句话,却是我日后无数次在心底温习的语句。

    因为,在这之后不久,他以一死宣告对被指认罪行的供认不讳。

    我明白,他是摄政王逼死的,新仇旧恨,使得我在除夕宫宴上借剑舞意欲夺取摄政王的性命。生死一线的关头,却是万明昱粗重急骤的笛声响起,她以一曲《荆轲刺秦王》提醒我,我的所作所为只会是徒劳无功、自寻死路。

    我放弃了,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日复一日在强烈的恨意里沉沉浸着的一颗心。

    直到,摄政王的死。

    又直到,朱祈祯在永巷中饮下皇太后所赐的酒,毒发而亡。那个曾宣称“传宗是微臣此生最重视的人”死了,死在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中,复归于平静。

    我终于看到,紫奥城里的争斗追逐是如何的可怖,今朝赢了的,他日,就会输。

    在乾元初年的风云中,纯元皇后、贤妃、德妃、如妃、礼嫔、成嫔都离去了。余下的,端妃避世不争,悫妃日渐失宠,陆昭仪庸庸碌碌,李修容深居简出。连继后朱宜修,都远远不及彼时为娴贵妃时的恩宠。

    而我,却一枝独秀。

    然而,我心里比任何一个人都要清楚,我得宠的缘由。

    与皇帝独处的时候,他总让我穿着一袭胜雪白衣,他总喜欢在冬日里,在我宫中供着红梅朵朵,他亦要求我水葱一般的指甲上一物不染,他更喜欢看我跳惊鸿舞,即便,我根本不喜欢。然而,按他说的来做,又有何妨呢?我只需要,在一个人静默的午后,握着一串佛珠,静静怀想孙传宗即可;我只需要,在某一个大雪飞扬的冬日,在通明殿静静上一炷香即可;我只需要,在人间四月的芳菲日,在宫外的丛丛梨花中自斟自饮即可。

    旁的,我不再关心。

    其实,我与纯元皇后并不像,若要模仿她,或许李修容更成功。然而,在经历过失宠与丧子的打击之后,李修容再也没有侍寝过,她是孤独而矛盾的,她宁愿把自己锁在深宫之中,一遍又一遍念着手抄的佛经,也不愿意强作笑颜、屈意承欢。

    也许,她错过,她恳求过,她争取过,但是,最终发现自己只是作为纯元皇后的影子,作为可笑又可悲的影子,她选择封闭内心所有的情感,终生寂寂无声。

    她未必是对的,也未必是错的。

    乾元五年的后宫与乾元三年的前朝,一样是波云诡谲。

    万明昱殉葬的时候,我正在凝翠宫里焦虑不安,纯元皇后薨逝后,她曾独自一人跪在大雨瓢泼的昭阳殿外,恳求皇帝见自己一面。她之前派人送来的纸条上,唯有六行小字:切勿轻举妄动。

    我知道,这是她最后的一场豪赌。

    我赌她要做的,是扳倒彼时的娴贵妃朱宜修。

    即便万明昱再如何防着我牵涉进她自己的恩怨情仇中,我依然嗅出那一抹极其隐秘的讯息,那便是关于她小产的孩子。

    而这个未能谋面的孩子,最终也要了她的命。

    万明昱没有见到沉浸在爱妻离去的浓浓伤悲之中的皇帝,是皇太后带走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