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其中最典型的是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神话,这两个神话本来是南蛮的神话,在文化交流中传给了楚人,后来在楚国亡于秦之后,才得以在中原地区广泛的流传开来。

    “楚语”成为楚人思想文化交流和沟通的工具,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这也是楚大叔说的话和我们这里基本相同的原因。

    三者,从楚大叔的落魄到了这样的境地,却仍然是谈笑风生,毫无窘迫之意,双手关节宽大孔武有力,握茶杯之手势犹如握刀,可以推测出楚大叔曾经是一位武将,或者是某一个部族的族长、某一个部落的首领。

    至于说,楚大叔为什么到了荆州,我想可能是为了逃避部落战乱,部族仇杀,被迫离开了家乡;亦或是祸起萧墙,楚大叔天性仁厚,主动离开了自己的部族。

    而从这两种情况之中选择其一的话,从楚大叔的面相来看的话、从楚大叔身上没有你死我活的创伤来说的话,看起来后一种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那就是楚大叔为了自己的亲人、为了自己的部族,主动离开了南中,辗转反侧来到了荆州,却因为水土不服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一病不起。

    楚大叔,不知道我的猜测如何啊?”在老丈人黄承彦赞许的目光里,在老丈人楚大叔坐立不安的神情中,朱戈亮笑眯眯的看着他们,结束了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滔滔不绝。

    楚大叔站起身来了,就在一刹那之间,身上发出了一阵阵威风凛凛的势不可挡,轻轻地拍了拍手,“阿亮真乃是神人也,我本姓孟,本是南中的一位部族首领。

    因为自己的二弟整日里厮杀征讨,我实在是不忍心看着部族百姓的死伤,于是离开了南中到了荆州,却不料一病不起竟然落到了这步田地!唉、真是一言难尽啊。”

    “哦,孟大叔,在历史书上记载,这孟姓可是南中最著名的两个大姓之一啊。。。嗯,孟氏有朱提孟氏和建宁孟氏之分,朱提孟氏自汉武帝时就有人在内地为官,而建宁孟氏就是朱提孟氏从内地南迁而来的。

    所以,两个孟氏其实也就是一个孟氏,孟氏也就是南迁的汉人,那,如今在南中有一个孟氏部族,其首领叫做孟获,俗称是什么‘扫坛蛮王’,不知道孟大叔认不认识这个人啊?”朱戈亮一脸不怀好意的看着他有什么反应。

    “哈哈,楚楚的眼光比我强的多了啊,黄老师刚才把你说的是这么神乎其神,说你是当今乱世之中不可多得的人才,让我放心的把楚楚交给你,我本来还不相信还不想愿意,可是,我现在真的是佩服的无话可说了啊。

    哈哈哈哈,老夫就是孟节,孟获就是我的二弟,还有一个三弟叫孟优。。。孟获是南中的孟氏部族首领?俗称是‘扫坛蛮王’?哼哼,就凭他孟获也配!

    哼哼,老夫才是南中朱提孟氏部族的首领,老夫才是‘扫坛蛮王’,老夫只要是回去,他孟获就什么都不是!哈哈,咱们不说他了,还是快点商量商量你和楚楚的婚事吧。”说到女儿的终身大事,孟节的眼中禁不住又是精光四射。

    据《汉晋春秋》的记载,在蜀国先主刘备的死亡前后,有孟获俗称“扫坛蛮王”,追随着益州郡大姓雍闿起兵反蜀汉,并诱煽夷人同叛。

    诸葛亮率领王平及众哑军入山谷小径,约行二十余里,但见长松大柏,茂66竹奇花,环绕一庄;篱落之中,有数间茅屋,闻得馨香喷鼻。

    孔明大喜,到庄前扣户,有一小童出门,孔明方欲通姓名,早有一人,竹冠草履,白袍皂绦,碧眼黄发,忻然出曰:“来者莫非汉丞相否?”孔明笑曰:“高士何以知之?”隐者曰:“久闻丞相大纛南征,安得不知!”遂邀孔明入草堂。

    此人即是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