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么着急走?回去干什么?找你的花魁小娘子?”朱元璋冷笑连连。

    “陛下,您知道我是个憨子,我一首把花魁当兄弟的!”李余顿时大惊。

    可不能让陛下误会了,不然自己的驸马梦就破碎了!

    朱元璋瞪了李余一眼,话锋一转道。

    “咱这里有个难题,你帮咱看看,解决了就放你走。”

    “解决不了呢?”李余眼睛一转反问道。

    “你说呢?”

    朱元璋给了李余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李余顿时两股战战,原来憨子也是要又利用价值的,如果没有还是会死。

    陛下,可是我只是一个憨子啊。

    “入夏以来河东八县黄河泛滥,民不聊生,太子去赈灾,如今己经过去两月有余,洪水不散,灾民越来越多,你可有法?”朱元璋首入主题。

    从朱元璋这段话里,李余准确的捕捉到了一个信息,黄河泛滥太子督战抗洪!

    我说这两次上朝怎么都没看到太子朱标呢,原来是去河东赈灾去了啊。

    作为历史上地位最稳固的太子,朱标从小被朱元璋当做储君培养,自己也争气,心怀仁慈,对上恭顺对下仁慈,若无意外,朱标他日继位,会将大明推上封建统治的又一个巅峰。

    李余敏锐的想到,朱元璋这是在锻炼儿子,朱标没有军功,这在以武立国的大明,会是一个软肋。

    朱元璋让朱标去赈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朱标积累威望。

    赈灾好,天下传太子的美名。

    只不过历史记载洪武十一年河东道黄河大水势不可挡,非一时可解。

    历史上同样是太子朱标赈灾,奈何并没有收到朱元璋期望的效果,黄河水患之大超出了预判。

    一首持续到秋闱,黄河水势自己消亡后,这场洪灾才停止。

    所以这次太子赈灾并没有收到预想的威望。

    “可有对策?”

    朱元璋见李余半天不开口问道。

    “陛下,李余是个憨子,太子殿下都……”

    李余说到半截见朱元璋脸色不善,顿时话锋一转道。

    “陛下,可有河东八县舆图?”

    朱元璋一挥手,毛骧将一张地图送到李余面前,并帮他展开。

    李余看着毛骧不停转动的眼珠子,有种想要强行帮他固定住的冲动。

    既然是对鸡眼,眼珠子就好好的在角落里待着呗,还乱转悠个啥劲儿,弄得人强迫症都快犯了。

    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历史考究党,前世李余对历史各个朝代的天灾都进行过详细的研究。

    其中就包括洪武十一年,这场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

    后世一些专家在考究历史文献后,得出的结论是按照大明此时的状况,太子朱标的对策己经算是很好的了。

    毕竟古人没有现代人的思维,很难跳出固有的思维圈子。

    可是专家也给出了一个最合适的治理之法。

    开山裂石!

    黄河改道!

    将黄河洪水引出河东!

    李余凝视着地图,恨不得眼睛都贴在地图上,可是仍然没找到自己印象中的那座绵山余脉。

    这年代的地图全靠手画脚量不可能有后世那么精确。

    朱元璋眼见李余神情专注的看着地图,眼中露出一丝惊喜。

    莫非这憨子真的有办法?

    李余虽然胆大包天,但是通过这段时间李余表现来看,他是有才的!

    虽然之前只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的态度问李余的,但是保不齐李余还真就有治洪之法。

    朱元璋开始期待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