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奉天殿是洛阳都城中规模最大,也最为豪华的一处宫殿,除了每年一度的大朝会,以及三年一遇的祭天大典,平日里这座大殿并不会启用。

    但今天既不是大朝会也不是祭天大典,赵桓却一反常态召集群臣在这座大殿,足以见得沉寂已久的大周是要有大动作了。

    帝王有命,臣子自然不敢怠慢。不多时,被点到名的大小官员以及将领,齐聚奉天殿,而赵桓也适时带着太子赵炎来到奉天殿,接受百官朝拜。

    端坐在上位的赵桓扫视了一眼百官后缓缓开口道,“朕听说倭国使臣递上了一封国书,书中言语傲慢狂妄,视我大周天朝上国为无物。朕想问问列位对此有何看法?”

    “倭国不过一搓尔蛮邦,竟敢对我大周毫无敬意,臣请陛下下令出兵,讨伐倭国,以正国威!”

    此言一出,顿时引来无数人叫好,大周已经沉寂了太久,许多人都忘记了它曾一统中原,君临万邦,现在是时候让他们回想起对大周的恐惧了!

    “不妥不妥!”突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传来,赵桓仔细一看,竟然是定国公冯国梁,二十年的风吹雨打之下,已经让曾经身强体壮的他有了几分老态。

    但赵桓奇怪的是,过去冯国梁可一直是好战分子,怎么今日却对出兵倭国持反对意见。

    鉴于定国公在朝廷的权势,其他喊打喊杀的臣子也不敢多言,只是目光略有不善看向冯国梁。他们认为,冯国梁已是位极人臣,大周没有几个比他功劳还大的将军了,因此自然不愿其他人建功立业。

    冯国梁晃悠着身子站出来道,“臣认为,只是讨伐倭国并不妥当。应当派遣大军,彻底占领倭国,擒获伪帝,毁其宗庙,使倭国彻底纳入我大周版图!”

    赵桓这才明白,原来是错怪冯国梁了,他认为光是讨伐不够,还需彻底占领倭国,将其纳入大周版图才是正确的。

    而冯国梁的话也彻底堵死了那些说要讨伐倭国的大臣,毕竟他们的主张和冯国梁一比,单单讨伐实在不足以彰显大周国威。

    “好,朕十分赞同定国公的话,至于内阁那边,就请各位举手表决吧!”

    此时的内阁首相正是老滑头刘知远,当初韩正言眼光的确不错,刘知远虽然人圆滑了些,但能力却不差。接手内阁后将其打理的井井有条,已然成为了大周权力决策的核心。

    内阁六位朝臣也是唯刘知远马首是瞻,在他举手后,其余几人也纷纷表示赞同。

    就这样大周全票通过了征讨倭国的决议,沉睡已久的雄狮缓缓苏醒,势要将一切敢于挑衅它的敌人彻底撕碎。

    “臣还有本启奏!”

    正当文武百官商讨何人为讨倭主帅时,刘知远却出身呈上一份奏章。

    “昨日西域都护府来报,说他们遇到了数万大食人的进攻,好在凭借我军将士能征善战,这才击退大食人。不过后来大食人派来使者,要求我大周派出适龄公主与其联姻,否则将会大举进攻!”

    “让朕派公主去联姻?”赵桓冷笑连连,他自己的女儿自己心疼都来不及,怎么可能送到异国他乡去受苦?

    “陛下,此事前汉便有先例。”刘知远察觉到赵桓的不满,连忙说道,“其实不需要派出真正的公主,只需在宫中挑选一名宫女,冠以公主头衔即可,蛮夷又岂会知其身份,定然欣然接受!”

    “哼,可是朕连一个宫女都不想送,这又该怎么办呢?”

    “那......唯有一战!”

    “这才想天朝上国该说的话!”赵桓起身,用高昂的声音道,“我大周子民,哪怕只是普通百姓,朕也不会送他们去和亲。今后我大周对待四方蛮夷,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称臣!这十二字要写入《大周律》中,为后世子孙所铭记!”

    赵桓的话无疑是奠定了日后大周的国策,对待四方蛮夷,若是不臣服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这番话听得赵炎亦是心潮澎湃,他站出来道,“父皇,儿臣愿加入灭倭大军,愿为一普通士卒,杀尽倭奴,扬我大周国威!”

    “好!不愧是朕的儿子,朕准了!”赵桓看着赵炎满意地点头道,“至于灭倭主帅,就由卫国公萧明远担任。西域都护府那里也不能松懈,朕决议派遣五万大军由定国公冯国梁以及诚远侯曹光义率领,西去歼灭来犯之敌!”

    “臣等领命!”

    宣布完主帅人选,赵桓便带着赵炎离开了奉天殿。

    可方才赵炎要加入灭倭大军的事情,却很快传到了冯媛耳中,她面带忧愁道,“陛下,太子还小,就不能不让他从军么?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要是有个闪失......”

    “太子还小?皇后,太子已经二十了!当年朕南下就藩的时候,可比他还要小上几岁!”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