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旭东同志,我可总算是盼到你了!哈哈!”

    刚踏入办公室大门,严书记那爽朗的笑声就已经传来。

    原本坐在沙发上的他,立刻起身上前,拉着沈旭东在一起就坐。

    茶水早已经备好,看向他的眼神中饱含着期待之色。

    沈旭东细细打量着严书记,如今他跟严书记倒是不陌生。

    相比起前两年,严书记是肉眼可见的更老了几分,年龄的确是已经64岁。

    再进一步的希望不大,又由于是副部级的正职,倒是能在65岁的基础上再延迟几年退休。

    但估摸着也就这两年的工夫,马上就该退二线。

    大部分这个时候的领导都是慢慢开始放权,并且准备打算自己退下后的情况。

    像严书记这样一直关注杭城市的发展,希望再做出一番成绩的领导已经不多。

    其实更多的是严书记对于杭城市的感情在这儿。

    “旭东同志,你来了后,咱们杭城市之后的经济我可是有指望喽!”

    “严书记,您可千万别这么说!”

    “杭城市本身在您的领导下就发展的不错,我就是在您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再多做做努力。”

    不管严书记是不是快退了,但在没退前,严书记还是省委常委,杭城市的一把手。

    同样也是沈旭东自己的直接领导,他在杭城市的工作,绝大部分都离不开严书记的支持。

    “旭东啊,你还是一如既往的谦虚啊!”

    严书记一口烟嗓,也不知是年纪大了,听力有所下降,还是老一辈的嗓门都大,说话声音在沈旭东边上是阵阵传来。

    对于沈旭东的脸色是越发欣赏,不由的点点头。

    “咱们杭城市这两年汽车包括电子互联网产业的比重都在不断上升。”

    “经济总体是在高速发展,但是缺乏一项支撑性产业,这点当年的确不如宁州市规划的好啊。”

    听着严书记的感叹,沈旭东倒是没跟着点头。

    宁州市如今真的按照他当年的设想,以汽车的重工业为底子,搭配着通信产业,两只脚走路。

    一边还能依靠港口,大力发展基础低端制造和进出口产业。

    发展道路非常明晰,支柱产业也一目了然。

    但不管如何,沈旭东如今该头疼的是杭城市未来的发展。

    脑中有些预想的思路,以及后世中杭城市走的路子,也跟严书记尝试沟通。

    “我预想咱们杭城市支柱产业,得放在互联网产业上。”

    “当然作为省会,同样是经济政治与文化中心,文旅产业与金融产业可以起到一个副支撑作用。”

    “另一边迎接wto的到来,基础的制造业也不能落下,周边县区可以大力推动制造业,以及汽车产业。”

    关于杭城市的发展思路与想法不断在其脑中冒出,当然这目前只是定位。

    想将口中的情况落实,哪一项都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