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杨副书记准备调去哪儿啊?”

    沈旭东心里已经在考虑自己的事了,但嘴上还是进一步追问着杨副书记的情况。

    “省建设厅厅长。”

    坐在他正旁边的章书记也不卖关子,眉头轻轻一挑,就将省里确定预备调动的位置给透露了出来。

    “原先的建设厅周厅长被中央调去建设部的国家测绘局担任常务副局长,这事其实去年底中组部就跟省里有过沟通,不过后边迟迟没有下文,直到前两周才正式确定并且通知下发后”

    “不过省里对于接任者早就在讨论,省委刘副书记当时推荐的是娄十同志以及杨付桦同志。”

    沈旭东听到这儿脑子中又撇开了心里自己的激动,开始思量起了市里前段时间的状况。

    “老师,所以娄书记那边?”

    “嗯,娄十同志我比较看好,工作作风上我也很欣赏,所以我在省里推荐的是刘尚中同志和杨付桦同志。”

    章书记是第一次毫不避讳的讲述着自己对于娄副书记的欣赏。

    怪不得从去年开始尤其是今年初,这三人之间斗的这么狠呢,火药味十足的,敢情是怕被别人一脚踢到建设厅去。

    得了,一位身后有省委刘副书记推动站着,一位有章书记亲自站着,那结果真的是显而易见。

    刘副市长与娄副书记在宁州市话语权渐渐盖过了杨副书记。

    并且刘副市长还因为过去经历,担任了世锦赛筹备的大部分主要工作,更不可能被赶到建设厅去,娄书记也有相对的具体分工。

    那这位在世锦赛筹备工作中毫无分工的杨副书记,自己也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劲,但又没什么好使力的地方。

    他原先是前省委书记薛书记的人,薛书记走之前根据他自己意愿,帮他调去了宁州市担任市委副书记,后边就跟着洪省长而已。

    但洪省长对其关注的不多,毕竟宁州市都是章书记的底盘,一般人根本伸不进手,哪怕洪省长在宁州市的影响力也一样。

    对于这个计划单列市并且还是苏书记最关注的市,他哪怕是授意了杨副书记,但没有实打实的成绩以及章书记的首肯,也很难让杨副书记有什么话语权。

    所以久而久之对这位杨副书记关注度也不高,这次调动甚至连洪省长自己都比较满意。

    起码杨副书记待在宁州市对他没什么助力,也不像刘副书记的侄子一样,从奉玉区干上来的,在宁州市有底子话语权很足。

    杨副书记顶多就是帮他对宁州市的消息灵通些,对各个干部的情况更加熟悉些而已。

    相反来了省里建设厅,对他的助力反而更大些,省建设厅职能涉及一省的建筑工程建设,地产房屋建设,还有市政建设等等职能,权力不算小又是一把手。

    相比起杨副书记目前在宁州市的权力,反而更加海阔天空的感觉。

    但杨副书记自己不愿意啊,他从瓯城市来宁州市为得就是等待时机,直入实权副部级。

    怎么肯愿意去省厅担任一把手,后边慢慢再挂上副省长,一步步上去。

    只不过现实逼迫人做出选择,哪怕他再不愿意,有后边章书记以及刘副书记两人在省委常委会议上的意见,还有洪省长本身的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