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关于机械厂的改革我这边原则上同意,也是时候继续改革。”沈旭东点头冲着二人道。

    听到答复的姜厂长很快便嘴角上扬,双手不自觉的握拳。

    “真。。真的嘛!那可真是太好了!”

    姜厂长看样子这几年压力是真的大了,每个天睁眼醒来就是四百来号人的工资需要他考虑。

    想着这么多人跟着他吃饭,他这边可不能掉链子。

    然而很多时候资金转不过来还是会拖欠工资,一拖工资下边就有员工说闲话。

    觉得厂里效益不好也不能停发工资啊,他作为厂长还有其他的领导不缺这个工资钱,他们可都等着生活呢。

    姜厂长有时候听到这些也无奈啊,他也想发出工资啊,奈何厂里有时候实在没钱。

    而且说实在的,他就算工资比其他员工高,但还是缺这些工资钱的。

    毕竟都是实打实的劳动付出,这年头国营企业的厂长相对工资是不低,但你真要说挣钱也不至于。

    若是不贪不拿其实收入就那样,还没外头的某些个体户小老板挣得多。

    姜厂长又没靠机械厂给自己找补,而且就机械厂现在这样,就算想找补也没多少底子可以掏的。

    去年听说沈书记要改革棉纺厂,其实他就隐隐有着被改革的心思,只不过去年厂里正好收支平衡。

    而且厂里的员工不少对于棉纺厂还带有同情,觉得县里这么一改革,直接把人家铁饭碗给端了,还好他们机械厂处境还行,没轮到他们厂。

    谁知道棉纺厂改革后,整个厂是焕然一新,虽然地点还是那个地点,人也还是那些人。

    但整体的生产以及进进出出的货车,还有加班加点的情况,就知道人家是真有订单忙不过来,并且怕是真的挣着钱了。

    更别提这个月棉纺厂涨工资了,他们机械厂可有不少同志的爱人就是在棉纺厂工作,再加上离得也近,一下子全厂就知道了。

    原本机械厂的同志还有点优越感,毕竟平均工资要比棉纺厂高上那么十元左右,而且相对还不怎么拖欠工资。

    现在倒好,人家光基本工资就翻了一番,直接比他们全部零零总总加起来的都多,这能不羡慕么?

    而且看棉纺厂这红火的模样,未来怕是还有得涨。

    这下倒好,机械厂的众人觉得自己手头的铁饭碗也不香了,除了少部分宁愿握有铁饭碗也不乐意改革的,绝大部分还是希望能改革的。

    毕竟连棉纺厂都快倒闭的那模样改革后都能成今天这副模样,更别提他们机械厂。

    姜厂长本身就希望改革,股份制后起码大家都是股东,都能一心为了机械厂,也别污蔑他之前有私心啥的,都感受感受厂里的经营压力才好。

    再加上还有许多同志一撺掇,索性就来县里上门求着被改革。

    而一旁的吴县长表现的比姜厂长不遑多让,虽然前几个月何市长以及章书记打的鸡血效果已经过了,但压力一直在。

    他可不像沈旭东那样,有靠山有成绩,哪怕年纪轻轻坐在一把手的位置上都泰然自若。

    事实也证明人家的确不管是能力还是眼光,又或者是格局都不俗,天门县在他手里头的确是一改当年死气沉沉的模样,开始在发展中迎来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