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晚上的时候,张铁军再次请县里这些人吃饭。

    徐熙霞和杨兮月已经有点熟了,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张红艳也和她俩凑在一起,明显对这个小丫头特别有兴趣儿。

    张铁军把县里这些人夸了一遍,对目前的工作表示满意,然后才指出了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再次强调了一下学校医院以及住宅质量的问题。

    怎么说呢?不足肯定是有的,但总体上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考虑的还是比较全面。毕竟是新建一座城,压力还是挺大的,事情繁杂。

    至少张铁军上辈子来的时候,没听到太多的埋怨的指责,比邻近的几个地方好不少。

    以后,杨兮月的同学有不少就在县城做老师,工作生活都在这里,张铁军和杨兮月经常跑过来和大家聚一聚。

    “其实我对这边挺了解的,”宴过一半,张铁军笑着说:“我来过几次了。我对整个新城的规划还有建设都没有什么意见。

    但是我就有一点想不太明白,为什么要把殡仪馆建在那个位置?今天我忘了去看,现在建好了没有?

    我建议你们再商量商量,换个位置吧,把它建到山里去,起码要考虑二十年的城建。”

    新县城的殡仪馆和火化场就建在澎溪河口,将来澎溪大桥的桥头北侧木鱼包公园的边上,确实有些不合适。

    后来因为意见越来越大,县里只好又把殡仪馆迁走重建,白白的浪费了时间和经费。

    同样的问题其实还有巫山,殡仪馆的位置也不合适。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后来一七年的时候,那里最好的小区就是个葬景房。

    “时间紧的嘛,嘞样也要搞辣们也要搞,没得太多时间考虑的。当时啷个决定的吔?搞都搞忘老,当时就要启用。”

    黄县长抓了抓头皮想了一下,也没想起来当时是怎么决定把殡仪馆放在那里的。

    不过这个确实也不算是什么问题,当时这边都是荒山野岭的,放在哪好像也都没什么问题,又急着要用。

    话说没有大桥以前河边那个地方还挺隐蔽的,在河岸下面。

    “对头。”有副县长附和:“要说那里才是走到了前面,是我们最先启用的单位。当时路都还没有修好,山上也去不到。”

    也确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过想想也挺有意思的,后来住在碧桂园印江府的人知道不知道那里原来是火葬场?

    那火葬场修的还挺好的,古香古色环境幽雅,就是感觉小了点。

    告别厅右手边是个不大的开放式房间,里面摆着个铁槽子,里面炼完了哗啦一声都倒在铁槽子里。

    工作人员叫个人名,用铁撮子卡卡装几撮子就算得了,感觉就是意思意思,事实上一盒根本装不下。前边的后面的都混在一起。

    另外还有个告别堂也是在江边上。

    张铁军也就是提一嘴,建都建好了的,也不能硬要人家拆了重建,虽然他早早晚晚也确实是要重建。这种事挺常见的。

    今天晚上请这一顿饭就是给大家打打气,鼓励一下给一颗定心丸,吃完饭大家喝着茶又聊了一会儿。

    云阳这边的移民安置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复杂,虽然号称有十五万人,但三镇合一的新县城占了绝大部分。

    少部分外迁。有养鹿,南溪,龙洞等等几个镇子。

    外迁的这部分问题不大,起码房子是现成的,不像本地安置户还得到处借钱筹款建(买)房子。

    实话实说,当初选择了外迁的人家,几乎都是贫困户,实在是拿不出来买房子的钱,只能选择远走。

    一户补偿八千块的巨款,都抵得上这会儿县城一套房子的四分之一了。

    小雨缠缠绵绵的下了一整夜,无声无息的,江风阵阵,把夜晚弄的冷冷清清戚戚。

    早晨江雾一开,游轮就缓慢的离开了码头,鸣叫着驶向万县。

    “我们以为要待上几大几天。”张红艳没想到走的这么快,还有点意外。

    “走不走的我到是不奇怪,”徐熙霞就在一边笑:“我还以为他要把杨兮月带着呢。”

    张铁军瞪了她一眼,继续和黄文芳讨论古镇的迁移问题。云安古镇要复建,但是不可能原貌,哪些建哪些不建都要进行选择。

    从云阳到万县三个多小时。等蓄水以后这边会有客运快艇,那个东西跑的快,只需要不到一半的时间,就是票价有点高。

    96年,万县老城区

    万县是川东最大的城市,库区各县市都在向处迁移人口,而万县这边是主要接收地,一共接收了接近三十万人。

    城区接收了大部分,还在下面乡镇建了六十个移民安置点。

    万县这会儿也在忙着修路盖房子,在长江西岸修筑新城区。老城会有接近三分之二沉到江底。

    那些古老的街巷,古桥,景观,都会一同沉没。

    柑子园码头

    几年以后的万县港会在苎溪河口。

    长江由南而来,在苎溪河口这里很突兀的向东转了过去,给人一种水是从长江流向苎溪河的错觉。

    长江水从宜宾开始到秭归,像这样突兀的转折点有好几个,说它不是人工的都很难让人相信。

    还有穿断山脉那些地方,那硬生生凿穿挖穿的痕迹,那些为了稳定地形避免发生滑坡坍塌而做的铲削处理,都不可能是自然能形成的。

    总感觉大禹手里应该有台超大型挖掘机。

    几年以后水位上来,苎溪河口的两侧都是码头,形成一个水道,两岸之间有条悬架在半空的房子,上面挂着万县港欢迎你的字样。

    船一进港,就会感觉到一种压抑感扑面而来。

    两边的梯阶从水面到上面公路至少得有六十米高,还得加个以上。就这么看着腿都感觉有些酸软,大脑拼命的暗示你爬不动,躺下吧。

    不过也没用上几年,到了一零年左右,苎溪河已经淹没了两岸的梯阶,那里成了一片平江湖。

    万县这段的江水枯盈水季落差很大,有时候能达到四十米,枯水期的时候有些船只还需拉纤。

    在九六年这会儿,老城还在,人们还在山下的老街巷安逸的生活着,不紧不慢的,吃着小桃园的小笼包子,逛着日杂大厦,文昌宫的老黄桷树枝叶繁茂。

    工厂大多集中在一马路,第一小学,第二小学人声鼎沸充满了快乐的童声,万县港从早到晚一片繁忙,河边梯坎上全是洗衣服的人。

    一马路第一小学,校门

    万县这会儿就已经是打工大市了,每年有近十几万人离开家乡出去讨生活。

    不过张铁军感觉这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大可不必像这样骄傲的印在报纸上吹捧……但凡能在家有口饱饭,谁想出去奔波?

    二马路是商业街区,从解放前一直繁荣到这会儿,是万县的南京路,商铺林立,来往人群川流不息。

    二马路和电报路下端连接处周围的沿街全是卡拉oK厅,一到晚上全是鬼哭狼嚎的德华和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