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孙策大军杀到后,凌*父子二人领军投了孙策,孙策遂任命凌*、凌统为从征校尉,随军渡钱塘江追杀严白虎,在西津渡口大败严白虎,严舆在厮杀中阵亡,随后严白虎领十余骑到会稽投奔王朗。

王朗精通文书之事,却不懂军阵,领兵出战时先是被孙策军杀败,撤退时又被周瑜军伏击,兵士被杀被俘者十之七八。随后王朗与严白虎、周昕、虞翻、董袭等人带领十余护卫乘船连夜北上,去启东县投奔洪胜麾下的潘璋所部。

王朗逃走后,孙策军兵分五路,扫荡盗寇,尽平江南之地。由于孙策军纪律严明,不掠百姓,因此大军过处百姓无不拥护。随后孙策沿长江南岸布防,借长江天险防范袁术和洪胜。随后写表申奏朝廷,又派人去与曹*结盟,同时派人传信给袁术索取玉玺。

袁术早有称帝之心,见到孙策的传信后就编造了理由暂时不还。随后召集麾下长史杨大将,都督张勋、纪灵、桥蕤,武将雷薄、陈兰等三十余人商议应对孙策。

袁术道:“孙策借我军马起事,今日尽得江东地盘。却不思报答,反而索取玉玺,真是忘恩负义。诸位认为我该如何应对啊?”

杨大将道:“孙策据长江之险,兵精粮广,不好对付啊。今当先攻取洪胜军的徐州、扬州地界,以报此前数次杀败我军之仇,然后图取孙策不迟。我有一策,大事可成。”袁术示意他说下去。

杨大将道:“今曹*和袁绍兵多将广,实力雄厚,此前又与洪胜结下了仇怨,而孙策在攻刘繇时也因洪胜出兵而功亏一篑,所以我建议主公与这三方诸侯结盟共同出兵,而后我们四路大军同时攻打洪胜,就算洪胜又天大的能耐也会首尾难顾。事成之后主公把北扬州之地让给孙策,孙策必不会再索玉玺。只要主公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则徐州之地必归主公。”众人皆认为此计可行。

袁术于是就命人分别赴邺城、许都、苏州传信,与袁绍、曹*、孙策共谋洪胜地盘。

袁绍见到书信后犹豫不决,谋士田丰、沮授等人纷纷劝袁绍不要出兵,因为前年侵犯青州时遭到惨败,辖地民生凋敝,还没缓过劲来,此时如果出兵,冀州必乱。连一向与田丰对着干的郭图、许攸等人也反对袁绍出兵。袁绍只好回信给袁术,劝其不要妄图侵占洪胜地盘。

孙策见到书信后与周瑜商议,周瑜道:“江东刚刚平定,百废待兴,且百姓刚遭受严、王及盗匪之乱,困苦不堪,我军据守长江天险则江东无忧,如果出兵,我军失了根本,则必败无疑。况且袁术拒不退还玉玺,已与我军结怨。所以我不赞成出兵。”黄盖、程普也反对出兵,于是孙策修书给袁术言明只要归还玉玺,则派一偏军助阵。

袁术见到两人的复信后暴跳如雷,大骂袁绍懦弱、孙策无耻。当场把两人的复信撕得粉碎。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安装最新版。】

曹*将袁术的传书给众文武传阅,董昭道:“洪胜并无对付主公的意愿,反观袁绍却在与我方边界地区布下重兵,对主公的地盘虎视眈眈,主公应积极防御袁绍。而袁术此人野心大,能力却是一般,不适合做盟友。主公最好不要出兵。静观袁术与洪胜开战。”

贾逵道:“阶建议等袁术与洪胜开战两败俱伤之后,主公分别传信给洪胜和袁术,居中调解。这样既不得罪洪胜,又挽回了与袁术的关系。”

曹*遂按兵不动,也不回复袁术,而是静待袁术与洪胜斗个两败俱伤。

袁术苦等半月,不见曹*回信,心中着急。于是命纪灵率十万大军进攻宿州至蚌埠一线。得知消息后洪胜命张飞亲率野战第二军第二师和骑兵师驰援宿州,命张绣率特战旅守住蚌埠。两军相距不足百里时,曹*命夏侯渊、曹洪率军在两军之间驻扎,而后召集纪灵和张飞进行调停,张飞命人火速驰报洪胜。纪灵想绕过曹军杀向张飞,又怕得罪了这个可能的盟友,只得驻兵不前。

张飞得到洪胜的授权后同意曹*的调停,纪灵见张飞拿出态度来了,碍于曹军的战斗力只得同意调停。随后纪灵班师回寿春。张飞则按照洪胜的命令招募兵勇,聚集粮草器械,扩军备战。张绣以特战旅一团为基础组建了野战第三军,而特战旅二团、三团由赵云带回兖州整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