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秦牧若能推广番薯这种高产量的农作物,让天下百姓广泛种植,相信一定能养活许多人。

    这是“资敌”吗?

    难说。

    倘若没有占据绝对的优势,秦牧还真的不敢拿出“番薯”推广于天下。

    ……

    在秦牧的命令下,翌日一早,长江、秦淮河、青弋江等等江东的诸多河流中,就漂浮着一万道劝降信。

    在岸边洗衣服的妇女,或是在江河里捕鱼的渔夫,都捡到了这样的劝降信,然后议论纷纷,震恐不已。

    一种恐慌的情绪,迅速在江东百姓的心里弥漫开来。

    江东的各个士族豪强,也被锦衣卫联络,纷纷表示要弃暗投明,跟秦牧一起对付孙策。

    孙策入主江东,也不过三四年的时间,根基不深,在这种大难临头的情况下,难免会被士族们背弃……

    此时,在秣陵的吴侯府,大堂之上,气氛很是凝重。

    孙策坐在台阶之上,下边则是周瑜、张昭、黄盖、程普、董袭、孙权等东吴的谋士大将。

    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种沉重的神色。

    为了打破僵局,孙策冷笑道:“秦牧小儿,简直是撒谎成性!”

    “战舰数千艘,带甲三十万,他也敢说得出口?”

    “他现在最大的敌人不是我,而是河北的袁绍,以及司隶的曹操。”

    “我猜测,秦军不过数万之众,最多十几万人,在兵力上对我军不占多少优势。”

    “他想以此来逼降我孙策,使江东军民倒戈卸甲,以礼来降,那简直是做梦!”

    孙策的态度似乎是非常坚决的。

    “子布(张昭表字),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付远道而来,犯我疆界的秦军?”

    孙策将目光放在了张昭的身上。

    张昭是孙策帐下的长史、抚军中郎将,被孙策委以重任,所以在江东诸将中,话语权是极大的。

    再者说,张昭也是足智多谋,很受孙策的信任。

    此时,听到孙策询问自己,张昭想了一下,便道:“主公,属下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秦牧现在是豺狼虎豹,动辄以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名正言顺。若我军抗拒秦军,则名不正言不顺,必将被视作逆贼。”

    张昭缓声道:“况且,主公能抵挡秦军进犯的唯一倚仗,也就是长江天险。”

    “而今秦牧训练出了一支强大的水军,艨艟战舰几千艘,带甲数十万而来。”

    “秦军只需要水陆并进,我们江东原有的长江天险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故,以属下愚见,主公何不迎接秦牧,归降朝廷?”

    别问,问就是“投”!

    张昭可谓是东吴的“带投大哥”。

    若是外事,最好不要询问张昭的意见。

    此刻听到张昭的这一番言论,孙策忍不住脸色一黑,想回怼一下,却不料董袭、顾雍等士族出身的谋臣,跟着附和道:“主公,张公说的没错。”

    “秦军势大,不可力敌。秦牧已经允诺,若主公你以礼来降,便可官拜九卿之一的光禄勋,岂不美哉?”

    “秦牧现在坐拥中原诸州,兵精粮足,战船、器械完备,的确不是我江东所能比拟的。”

    “如果主公你一意孤行,只怕不止是先父的基业会倾覆,江东士民也会饱受战乱之苦,生灵涂炭。”

    “请主公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