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马科,你统计过华夏外国留学生总人数吗?”

    “统计过,有50万呢。”

    “那首都有多少?”

    “10多万应该有。”马科佩希奇对这些数据还是挺明白的,毕竟要创业,市场调查总要做的。

    “10万人,就算每个人用我们外卖,也需要每人让我们赚150元钱才能让我们回本,市场太窄了。”

    “150元钱很简单啊!有问题吗?”

    “……”阿牛有点绝望,这帮人拿哈牛学院的留学生生活水平来套用全部留学生了。

    阿牛右手摸了摸额头,叹了一口气,这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他没想到这帮人比自己还不靠谱。

    他根本没法和他们在一个频道上,就像富人问穷人没饭吃为什么不吃肉一样。

    马科佩希奇见阿牛一副被打击到的样子难以理解,

    另外几人也停下手中的活齐齐看向阿牛,等他解释。

    阿牛能解释个什么,无奈只好说道,

    “马科,你们这样搞绝对死路一条,这样好了,你们不是弄出了汉化版的吗?”

    “我们注册两家公司,一家英语版的,一家汉语版的,一个做留学生市场,一个做华夏人市场,各不相干。”

    “公司还是按出资多少算股份,我还是帮英语版本联系食品老板入驻怎么样?”

    几个老外面面相觑,华夏人有市场吗?

    他们早就做过调查问卷,华夏首都有92所本科和专科大学,按照seamless模式,

    留学生愿意使用人数超过50%,而华夏大学生不到1%,这也是他们为什么不做汉语版本的原因,

    要不是阿牛提出来,老板可能看不懂英语,他们根本就不会找人帮忙汉化。

    阿牛不知道他们做过调查,见老外像看傻子似的看他,

    看的他有点无奈,也不再浪费口水,到底谁傻子,以后见分晓。

    一家变两家,阿牛才认识他们几天,所以他主持的汉语版本的一个人也没拉到,马科佩希奇5人都选择英文版。

    最后阿牛只能250万注册了一人公司(扣了10万元,买了个dom外卖软件的汉语永久授权)

    马科佩希奇他们也挺爽口的,既然阿牛不愿意加入他们,他们也就没把这些天的花费算到阿牛头上。

    在华夏,公司是不能用外文注册的,马科佩希奇他们注册的华夏公司名字叫“送餐”,

    本来阿牛想取名叫美团外卖的,可惜美团已经被注册了,只能叫“饿了吗”,

    到此,阿牛和马科佩希奇他们为时几天的合伙创业计划就此分离,阿牛觉得整个过程跟一场闹剧似的,莫名其妙他又成立了一家公司。

    阿牛出了工商局后,打车直接朝首都大学而去,

    马科佩希奇一帮人挺很和气的,虽然没再合作了,还给阿牛介绍了帮他们汉化的那位首都大学华夏大学生。

    可能他们也想早看到阿牛失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