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黑泽阵说道:“警方说是二十年的旧怨,那是凶手的障眼法。”

    “确切说,那是乡司宗太郎回顾自己过去,深思熟虑以后,特别挑的一个事情。”

    “一个连续杀人事件,凶手除非是疯子,否则不会把遗体丢在大庭广众之下。”

    “但凶手是疯子吗?不是。”

    “前两个遗体可以证明,凶手只是在杀人。”

    “但第三个遗体的处理方法,迥然不同于前两个。”

    “为什么?”

    “如果凶手是疯子,那么他在杀第一个人的时候,就可以把遗体扔到议会的大门口。”

    “我相信,那效果绝对好。”

    “但凶手并没有那么做,不是吗?”

    “这又是为什么?”

    “显然,凶手并没有疯,他的目的也不是要向警方进行挑衅。”

    “所以,第三个遗体的处理方法,显示了凶手的目的。”

    “凶手就是觉得,前两个事件并没有把火点燃,所以借助毛利的名气和热度。”

    “如今,这把火已经烧起来了。”

    “许多人都在议论,逼得警方不得不做应对,召开发布会,向大家说明事件。”

    “这个发布会,也是经过精心安排的。”

    “算准了警方要安抚人心,需要召开发布会,以特别强调,那不是无差别杀人。”

    “而警方能说的,就是驾照。”

    “二十年前的事情,就这么引出来了。”

    “记者们纷纷去调查,然后发现,照片上不仅仅有乡司宗太郎,还有在逃通缉犯沼渊己一郎。”

    “大家会想,这是不是乡司宗太郎为了掩盖六年前的罪行,然后找沼渊己一郎去杀人灭口。”

    “但事实上,我刚才说了,六年前事情其实已经过去了。”

    “仅仅是推测,并不能让检察官受理。”

    “警方需要拿出证据,但不可能有证据,就算有证据,上了裁判廷,也可以被推翻。”

    “因为他是议员,他可以说,是有人买通沼渊己一郎,然后诬陷他,好除掉他这个竞争对手。”

    “这事情有没有可能?有!”

    “而关键在于,沼渊己一郎是个在逃通缉犯,他的证词,不足以说明任何东西。”

    “裁判官是听信一个议员的话,还是听信一个在逃通缉犯的话?”

    “显然,只要没有乡司宗太郎面对面,亲口委托沼渊己一郎去杀人的录像,裁判官都不会相信沼渊己一郎的说辞。”

    “说穿了,这就是社会地位。”

    “除非警方抓到真凶,然后说服真凶去找乡司宗太郎,引诱他说出证词,否则不可能成功扳倒乡司宗太郎。”

    “而这个难度,就不说了。”

    “总之,乡司宗太郎在这里面,无论怎么折腾,都不会有事。”

    “而经历过这事情以后,他受到许多关注,他的名气获得极大的提升。”

    “显然,这极大的有利于他的竞选。”

    “这就是一个铤而走险,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办法。”

    众人听得鸦雀无声,咀嚼其中的问题。

    服部平次咬牙,“我去打电话给我父亲。”

    ……

    服部平藏接到儿子的电话,本来想挂断的,不过听他说犯人是乡司宗太郎,也就耐心的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