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王爷,镇江是小城,且兵力不足,和王爷的大军抵抗,犹如以卵击石,不管是王爷的大军,还是镇江的守军,还不都是大明子民,同属大明子民,相煎何太急啊”

    朱棣笑了,童俊这是话里有话啊,子民都是大明的子民,大明是朱家的大明,不管朱允炆还是朱棣,不管谁是皇帝,都是朱家的江山。

    你们斗,别扯上无辜的子民。

    “童俊,你可见过盛庸?”,朱棣转移话题问道。

    “禀王爷,见过,昨日盛将军和手下几百名士兵朝京城的方向去了”

    “你没把今天和本王说的话和盛庸说一说吗?”

    “王爷,人各有志,盛将军和下官不同,下官治下可是有几十万的子民,下官得为他们负责”

    “好了,本王的大军不日便会离开,镇江还由你管着吧,这两日,你只需给本王准备好粮草,马匹,兵器便可”

    “禀王爷,恕下官无能为力”

    “放肆”,朱棣突然大发雷霆,道:“童俊,像你这样不作为的官员,留你何用?”

    “王爷明鉴”,童俊也有些慌了,“王爷,镇江实在是拿不出多余的粮草和兵器了,不瞒王爷,前几日,曹国公和皇上的特使.......”

    “什么?你说谁?”,朱棣听到曹国公,顿时一惊。

    “曹国公和皇上的特使”

    “皇上的特使是谁?”

    “王爷,下官也不知道,下官只知道姓黄,曹国公说是皇上的特使”

    “黄观是皇帝的特使?”

    “黄观?不是吧?不叫黄观,而是叫黄三”

    “黄三是谁?”

    “特使大人啊”

    “这个人年龄几何?长相如何?”

    “二十多岁,浓眉,剑目,身材不胖不瘦,不高不矮,气质不凡,有些书生气”

    “什么黄三,你说的是皇帝朱允炆吧?”,朱棣听了童俊的描述,瞬间便明白了。

    什么皇帝的特使,那就是朱允炆,好了,现在知道了,徐辉祖在徐州,朱允炆和李景隆在一起。

    “啊,皇皇上?这怎么......”,童俊顿时懵了。

    “李景隆和皇帝现在何处?”

    “这......下官不知”

    “那你老实交代,他们是什么时候来的,几个人,来镇江都做了什么?”

    “十天前,就曹国公和特使大人两个人,他们从镇江带走了五千士兵,一千马匹,三万支弓箭,还有两个月的粮草”

    “五千士兵?还有两个月的粮草?他们朝什么方向去了?”

    “京城方向”

    “哼哼”,朱棣冷笑一声,彻底放心了,朱允炆和徐辉祖不在一起,那么,说服徐辉祖的几率就大的多。

    他便可以放心地直逼京城。

    至于童俊刚刚说,带走五千士兵,多少马匹,多少弓箭,都不足为虑。

    五千人马?难道可以解了京城之困?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胆子变大了,可是智商,依然这么低,甚至在朱棣看来,有些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