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太子被崇祯的语气吓懵了,哆哆嗦嗦的跪在地上不敢说话。此情此景,身为太子的他,说错一句话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既然你不知道,朕告诉你。”崇祯双手倒背在身后,帝王之气充满全身,“如果朕死了,第一时间不是替朕报仇。”

    太子朱慈烺浑身一震,不解的抬起头:“父皇,儿臣不懂。”

    崇祯没有立刻解释,而是说道:“决不能联合建奴抗击流贼,要先灭建奴,再灭流贼,”

    “记住了吗?”

    “儿臣记住了,可是父皇...”太子朱慈烺更加不理解了。

    按理说,如果父皇死在李自成手上,朱家和李自成的恩怨会上升到家仇国恨的高度。

    大明自开国以来便推崇以孝治国。

    他举倾国之兵讨伐李自成,在天下人眼里便是尽忠孝之道,可以说名正言顺。

    就算他不找李自成的麻烦,满朝的文武,天下的百姓能同意吗?

    “没有可是!”崇祯恶狠狠的瞪着太子,怒斥道:“亡国可以,灭种不行!建奴一旦入关,你觉得李自成是八旗兵的对手吗?”

    太子朱慈烺不说话,在他看来李自成既然能从陕西打到宣府,战斗力肯定不俗。辽东的建奴虽善骑射,但兵士加起来才十万人。

    李自成号称五十万大军,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建奴淹死。

    看着朱慈烺不服的表情,崇祯恨铁不成钢。他脑子里装满了大明史,李自成的底细他门清的很。

    先不提李自成的五十万大军有多少水分,里面至少五成乌合之众。

    冷兵器时代精锐和乌合之众有天差之别。

    精锐部队在士气上更加稳定,能够承受更多伤亡而不退场,在逆风情况下可以继续作战,甚至发起反冲锋。

    李自成这些农民组成的乌合之众,荒野作战一旦陷入劣势,溃败只是时间问题。到时候一带十,十带百,百带千,别说五十万,就是百万大军也是白搭。

    他能从陕西打到宣府,最重要的原因是没遇到硬茬子。

    打的也都是攻城战,很少野外作战。

    八旗兵最擅长的是野战!

    崇祯想了想,试图举例子说明:“你可知宁武关的周遇吉?”

    “儿臣知道。”

    “他只有几千兵马,流贼攻下宁武关伤亡近八万!”

    想起周遇吉,崇祯又叹了口气。明末武将死的死,降的降,现在已经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

    “宁武关本就易守难攻,流贼损失巨大也在意料之中。”朱慈烺不服气的说道。

    呵!

    崇祯终于明白,历史上的崇祯帝为什么不让太子单独去应天府。

    他根本挑不起大明的半壁江山。

    崇祯狠狠地跺了一脚:“你枉为一国储君,流贼善攻城守城,不善野战。面对建奴,李自成除非死守,否则会不堪一击。他胜了还好,如果败给建奴,北方会落到建奴手中,届时将给我华夏带来灭顶之灾!”

    见父皇发怒,朱慈烺吓得不敢再说话,只能跪在地上低头不语。

    良久。

    崇祯眼神闪烁,叹了口气。

    罢了,朱慈烺才十六岁,需要时间成长。

    可惜的是,他已经没有时间培养这位大明太子了,只能想办法多给他安排一些能人志士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