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郭嘉听出了荀彧话里的意思,知道他是误会了,连忙放下酒杯,苦笑着说道:

    “文若兄,这可就是你太高看我了!

    我刚才不是已经跟你说过,你在阳翟看到的,不论是工厂作坊,还是各种新鲜事物,包括城市建设,以工代赈的方案等等,这些设计其实都是主公的一手策划。

    我们这些下属做的事儿,除了照章执行以外,甚至连拾遗补缺都够不上。”

    荀彧闻言一怔,他原本以为之前郭嘉那样说,是因为谦虚,或者是为了给刘星的脸上贴金。

    可是现在再看郭嘉认真解释的样子,好像真是自己想错了。

    难道,这阳翟的这一切,真的都是刘星这个小家伙规划出来的!

    荀彧在心中惊讶之余,也迅速开始了暗自思量。

    以他对郭嘉的了解,他确认以郭嘉这样如此恃才傲物的人,不大可能会随便选择一个人就认作主公。

    那么就只剩下一个原因,这个刘星确实是天纵之资。

    荀彧回想自己来到阳翟后,这些天看到经历的,那一桩桩的新鲜事物,哪一个不是大开他的眼界?

    还有那一件件的为民牟利的措施,哪一件不是强力地冲击他的思维?

    这人得是拥有多么逆天的创造力,才能开创出如此多的创新产业?

    这人又得是拥有多么强大的悲悯情怀,才能愿意如此对待那些流民百姓!

    从荀彧从小接受的教育里,师古时君子之道乃为上道。

    就如同后世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言:

    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正所谓,向下要为民做主,让他们可以自食其力地活着。

    牧民者,使其生,规其行,公平法度,有教无类。

    向上要替君分忧,士大夫应立心身行一的准则,即便身居江湖,也要心忧国事。

    为臣者,忠其君,分其忧,谨言慎行,开张圣听。

    这样一段话,虽然作为后世中学生学习古文的一篇范文,张嘴背出来很容易。

    但是回到现在这个时代,是要作为一个人求学之根本,是要从小立志,用毕生追求,身体力行地去践行的君子之道。

    在荀彧的心里,现在阳翟的所有新鲜事物,新的管理条例,新的政务举措,都是他这些年的日思夜想、梦寐以求。

    那就说明眼前这个岁数不大的刘星,应该是一个治世能臣。

    假以时日,如果能给刘星更大的空间,或许他就能构建出一个,自己从小立志追求的大同世界。

    这不正是自己心中的明主吗?

    自己引以为傲的毕生所学,终于找到了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报效对象。

    而且,那个一直在自己这个圈子里出类拔萃,又与自己志同道合的郭嘉,已经先自己一步认了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