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车间门口,段方平赶上了步履匆匆的李长海。

    “李师傅,还是这么风风火火的。”

    李长海停住了脚步,回头看了一眼段方平喘着粗气的段方平,颇有些奇怪。

    “段科长,不在前边喝茶,跑后院来干啥?”

    段方平递了根烟过来:“一晃一年多没见了。

    “你有了高就,也不说回来看看我们。

    “好不容易见了面,想和李师傅好好唠唠。”

    李长海一边点烟一边想,原来,是领导想关心一下自己……

    点着了烟,段方平往屋里瞄了一眼,问道:“李师傅,这一年多,还行啊?”

    “还行……”李长海说道,“一天也闲不着。”

    “待遇呢?能赶上原来不?”

    李长海弹了弹烟灰:“咋说呢……

    “你记不记得我当年在红旗厂挣多少钱了?”

    “记得记得,三十七块五嘛。”段方平问道,“在这儿呢?”

    李长海说道:“在这儿,是三十七块五加五块五,再加六块……”

    段方平口算加心算,得出了个四十九块的工资标准。

    “这么高?”段方平有点惊讶了……

    李长海说道:“这还不算完……

    “刚来的时候,钱总说是第一个月得安装设备,活儿累,多给五块。

    “讲好的是三天安完设备给五块,一个月安完也给五块。

    “后来,安完了设备,这五块钱也都月月不少地给了。

    “我寻思,八成是他忙活忘了……”

    这五十多块钱的工资,把段方平给整愣了。

    难怪这大师傅这么牛气。

    还说人家老板忘了,私人做买卖的,哪个不是能给你抠到骨头里。

    五块钱这么大的事儿,说忘就忘怎么可能?

    段方平又追问道:“按月开钱?”

    李长海点了点头:“急用钱了,还能提前给呢。”

    “还能提前?”

    “给个合适的理由,就行。”李长海说道,“段科长,进车间看看?”

    “好!”

    段方平跟着李长海,走进了参观通道。

    忙忙碌碌的流水线上,除了最后码箱子的两个人外,其他的大多都是熟悉的面孔。

    李长海故意敲了敲大玻璃,有人抬头看了过来。

    见了段方平,愣神过后,纷纷打着招呼。

    段方平一边如领导视察一样和大家招手示意,一边问道:“那俩老头儿都得六十多了吧?

    “咋用这么大岁数的人呢?”

    李长海看了一眼四叔和二大爷,笑道:“那俩老头,撵不走,老板也拿他们没办法。”

    “这些人的待遇,都还行啊?”

    李长海瞥了段方平一眼,心中暗想,行不行的,他们干活儿的劲头,还看不出来吗?

    “段科长,差不多平均都涨了五六块钱的工资,宿舍免费住着,就差食堂的饭白吃了。”

    参观了一圈儿,段方平突然间觉得自己好像该干点啥。

    匆匆告别了李长海,又回到了办公室。

    刚一坐稳,段方平就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钱总经理,明天都需要我们做点什么?”

    此前,段方平已经给自己找好了后路,托关系办好了编织厂的工作。

    但眼下,他突然又不想走了……

    去了编织厂,好坏还不知道。

    但姓钱的接手了厂子,肯定得一通忙活。

    他一个外人,能指着谁?

    还不是得指着他们这些一直坚守着岗位的敬业人?

    钱亦文说道:“段科长,明天的任务就是实测一下场地,确定一下设备的安装位置。

    ”再通知从前的工人回来上班。”

    段方平看了一眼蒋既中,说道:“通知的事儿,归工会。

    “整天在厂里巡逻,场地我熟。

    “就我陪你们来测场地吧。”

    一边说,保卫科长一边搓了搓手,大有马上就要一展拳脚的意思。

    蒋既中说道:“有的人,都好几年不着面了,哪能都叫得齐了?”

    钱亦文说道:“能通知,就尽量都通知到吧。

    “能回来的,先恢复从前的待遇。

    “以后再根据企业发展情况,重新定岗定工资。”

    段方平突然间抬头说道:“哎呀!咱那大门上的字儿都掉的差不多了,得抓紧回去找找,看能不能找全了。”

    钱亦文笑道:“段科长,不必找了,咱以后得改名了,那个用不到了。”

    “改名?”陆铭辉猛然抬头。

    钱亦文说道:“得改改了。”

    段方平瞄了陆铭辉一眼,说道:“是得改改了!

    “难道,钱总经理接手之后,还要从咱们这赔钱的底子上开始吗?”

    王秉春坐在一边,半天没插上话。

    之前也没听钱亦文提到过给药厂取名的事儿,当下问道:“想好叫啥名了吗?”

    钱亦文一边拿笔在纸上写着,一边说道:“别急,马上就有了……”

    英子凑了过来,看清了他写的字,皱了皱眉头。

    “三省……这啥名啊?”

    王秉春听了,也说道:“三省?你就直接叫东北不就完了吗?”

    三省制药,钱亦文说不是因为“三个省”而命名,我是十分信他个鬼的……

    钱亦文白了老王一眼,大有藐视他文化基础的意思。

    “这叫‘三省’,吾日三省吾身的‘三省’……

    “不是你说的‘三个省’……”

    老王嘀咕了一句:“起个名,整出这么多事儿来……”

    钱亦文回身取过一张纸,递给了陆铭辉:“陆厂长,这是第一批要入职的人,您多费心。”

    陆铭辉接过后,扫了一眼。

    生产部何翠莲、技术部李长海、仓储部姜德旺、销售部王秉春、药研部禇再良、质管部王彩凤……

    陆铭辉试探着问道:“钱老板,‘部’这个机构,咱们没用过呀?

    “这部门领导叫啥呀?叫部长吗?”

    钱亦文笑道:“公司的组织机构,和咱们原来的组织机构是不一样的。

    “您别老往顶上想,咱叫经理,不就行了吗?”

    陆铭辉一边把单子递给蒋既中,一边问道:“这些人,是都得要编制的吗?”

    钱亦文说道:“陆厂长,我的这些人,都不用考虑编制的问题。

    “咱就先按临时工入个职就行,等运转起来再说。”

    陆铭辉转着眼珠想了想,说道:“那钱老板,您总得有个编制吧?”

    “也不用!”钱亦文果断说道。

    有一个,倒不是不好。

    不过,钱亦文相信,事情做好了之后,一切都好说。

    现在就考虑这些,无疑是在增加陆铭辉的心理负担。

    蒋既中扫了一眼名单,对折两次,揣进了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