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老话说得没错,果然是人多力量大!

    活儿干了多少不说,二舅妈烧开水的锅,就一直没闲着。

    秀儿手里的暖壶,也换成了一把容量更大的大铝壶。

    也不知道这些小伙子是渴成啥样,反正那搪瓷缸子,在秀儿的眼前,就没断过……

    看看临近了中午,钱亦文走到秀儿身边:“秀儿,这活我来吧,你跟二舅妈做两锅汤,准备点咸菜。

    “这么卖力气帮咱们干活,咱不能让人家干噎大饼子。”

    秀儿回屋后,钱亦文一边看着一车车的荒草和垃圾被运出院外,一边琢磨开了。

    怎么我一坐这儿就没人来了呢?

    是我八字不好?还是秀儿会点啥?

    领队拿着茶缸子来倒水了。

    钱亦文急忙起身,恭敬地给领队倒完水后,两盒烟顺手揣进了他的兜儿里。

    领队一乍膀儿,刚要说话,见有人来倒水,又憋了回去。

    老边在酒坊里指挥着四个半瓦匠加高锅台。

    空闲时,一边抽烟一边眯眼看着院里院外热火朝天的景象。

    热闹劲儿倒是有了,就是不知道能坚持几天……

    远山如黛,暮色初陈。

    钱亦文在青峰山鹿场整洁的大院子里,盘腿向斜阳,心情无比舒畅。

    青峰山的夕阳,很美好……

    夕阳下,事业的第一批助力者,披着金光,活跃在钱亦文的眼底。

    小饭桌旁——

    技术部的老边头儿,端起两杯酒,认真仔细地对比着口感。眉宇之间,凝结着满满的责任感……

    生产部的二舅,和副职二舅妈在研究每天两次打扫鹿圈的具体时间……

    仓管部的老秧子,正拿抹布沾了酒,在擦那几把锈迹斑斑的大钥匙。这玩意儿,以后得上心经管了……

    管账的孙先生,盯着桌子,坐等开饭……

    来自相关部门的二大爷和四叔,正低声讨论着:这可真是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饭……

    公关部的秀儿,从厨房里端出一大盆家常凉拌菜,正忙着摆开碗筷。

    钱亦文微笑点头:你看看,四梁八柱这不就齐了吗?

    一切收拾好后,秀儿直起腰来,脆生生喊了一嗓子:“姐夫,吃饭啦!”

    钱亦文起身,坐到桌旁,逐一给大家倒酒。

    “你咋不来点儿?”二舅奇怪地问了一嘴。

    钱亦文说道:“你们老哥几个多喝点,我就不喝了。

    “一会还得送边叔回去,天黑了,喝酒不安全。”

    两杯酒下肚儿,二舅兴奋起来:“到底是人多,这大半天儿的工夫,拉出去七八车破烂。

    “我还以为这破院子这辈子就那样了呢,没成想这一收拾,还真看出点当年的样子了……”

    老秧子也欣喜地说道:“这回妥啦!走道儿再也不怕绊脚卡跟头了……”

    环顾四周整洁的环境,钱亦文小声自语着:“好像还差点啥呢?”

    四叔听了,白了他一眼:“这还能差啥?这不比没收拾之前强多了?”

    钱亦文没搭腔,默默端起秀儿递过来的饭,使劲扒拉了一大口。

    “姐夫……”秀儿犹豫了几次,终于开口,“姐夫,我看还有挺多事儿得办。”

    钱亦文停止了咀嚼的动作,转过头来:“啥事?你说!”

    秀儿说道:“第一,这么大个场子,做起来以后,随时都有财物进出,得早做明细。

    “以前没多少进出,也就算了,以后没有本台帐,怕是不行……”

    钱亦文回头问那个收款的老孙:“以前没账吗?”

    老孙说道:“有,也就是记记进多少粮食、卖多少酒,再记记工人工资……”

    秀儿说道:“你看,这太笼统了,以后进出多了,那就得有细账了……”

    钱亦文一边扒拉着饭,一边含糊应答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