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大伯,委屈你了。”

    1909年8月19日,湖南成立了第一所,也是全中国第一所理工科占据更重比例的一所学堂,被命名为长沙大学。虽然张学文雄心勃勃,但毕竟这里是湖南。

    而且一个没有官府全力支持的大学,其实就是一个民办大学。

    在中国来说,没有官府支持的民办大学,实力可想而知。本来张学文是非常希望在岳麓书院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成为新的长沙大学。

    可惜湖南官府没有批准。

    因此只能是变成一个民办大学。

    民办,支撑一个学校非常不容易。更何况是一所理工类的大学,需要的资金更是海量。不过比起这些,最难的是教师极其缺乏,学生也没有多少人有兴趣。

    大学成立之前,接到的报名人数才区区一百七十人。

    现在哪所高等学堂,每一期没有百八十人的。现在是龙璋亲自出来当校长,学生竟然只有区区一百七十人。而且这中间大部分人都选择读文科,当中只有三十来人是要读法律、商科、医学这些科目的。真正想要学习张学文希望的理工类的,反而是少之又少。比老师还少。

    让张学文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呵呵。子清,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的。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我明白。”

    张学文是有一些小失望。

    但这不足以让张学文失去信心。因为对于张学文来说,本来就想过困难的局面。历史上中国辛亥革命之后几十年之内都是这种情况,自己岂能是一两下就改变。

    在现在的国内,读书人最大的座右铭依旧是学而优则仕。

    因此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学习理工。但有些事情还是要做的。

    “子清,你放心。我已经是通过我的渠道,给不少在欧美的留学生发出了邀请。如果实在不行,我们就请几个外教,反正只要给钱就不怕没有人。”

    “是。”

    这也是一个办法。

    中国在理工科方面的教师实在太少。如果实在不行,请几个外教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也不需要请什么世界级的教授人物。现在中国的理工大学也不需要这样强大的人物。

    只要能力差不多就可以。

    “不过,子清。你知道吗,这次报名有一个学生是三十三岁。”

    “三十三岁?”

    “恩。还是个秀才出身。”

    “那真是意外。”

    张学文忍不住也是感兴趣。

    这个时候讲究三十而立,三十岁还去上学,实在是不多见。或者说应该是非常少见。三十三岁,还是满清秀才出身。这样的学生过来考长沙大学真是有意思。

    不过这种事情也就是有点小兴趣而已。

    张学文现在忙得很,哪里有空管一个学生考大学的事情。

    “好了,子清。我估计你应该很忙,去忙你的。我也要整理一下,看看学校应该怎么办下去。”

    “是。”

    张学文退出来,然后慢慢的看着这所学校。其实因为太过仓促,这个学校的校舍也都比较磕碜。只是圈了一个很大的没什么用处的地,然后前面挂了一个牌子而已。

    “咦!”

    张学文本来是要离开学校的,但是看到了一个人穿着校服,立马就感兴趣了。因为此人嘴边留着胡子,而且一看就知道年纪比较大。

    这位应该就是龙璋说的那位三十三岁的学生了。

    但让张学文感兴趣的不是那些,而是此人的相貌。一看此人,张学文就知道他是谁。因为张学文前世看伟人的电影、电视剧的时候,眼前这位可是必然会出现的。

    因为他就是伟人在湖南师范的同窗,还是伟人的挚友。

    伟人对他的评价是“叔翁办事,可当大局”。

    原来是这位。

    而且对于此人张学文还听过他的名字。是从徐特立,徐老那里听过他的名字。因为两个人都是宁乡人。何叔衡家里很穷,因此只是断断续续的念了私塾。但他考试却考上了秀才。

    后来县府让他管钱粮,但他却认为官府太黑暗,就回到家务农。因此被很多人讥讽为“穷秀才”,但也有不少人相当钦佩他。

    徐特立就是其中一个。

    因此曾经给张学文说过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