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暂时用矿石收音机稳住了刘公,西南啊,你们可要再加把劲了。”

    目前只是弄出来了耳朵,嘴巴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耶耶学语。

    赵征知道要想弄出来真正成熟的电台还任重道远。

    “不过,稳住了刘公就行了。”

    在十八个不同地域的傀儡,比电台更加强大,赵征离开诚意侯府过后,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收到了命令,开始行动起来。

    ……

    “各位同僚,此次朝廷下发的这道旨意,赵某将亲自进行督查,也希望各位能够鼎力合作,选出朝廷未来所需的真正大才。”

    广北广南府,永嘉侯朱亮的所有表面残余势力,都已经被大军扫除干净。

    赵征在接到了开办惠民大班圣旨过后,直接就表示了自己对这件事的重视。

    言下之意很明显,你们那些藏起来的虫子虽然这一次没有被扫除,但也给我小心点,这件事谁要敢插手使坏,那便只有一个下场。

    “赵大人,您放心,我们南河府上下官员一定为您马首是瞻,相信南和府的所有乡亲们也一定都会全力配合的。”

    “大家说是不是啊!”

    “赵大人放心,我们一定配合!”

    谁家不想要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拿起笔杆子的机会?更何况这一次还是赵征亲自督办,那公平性完全不用自己担心。

    开封城外,在府尹的带领下,全城的百姓终于迎接到了属于他们的赵大人。

    这一刻,没有任何人说不。

    全部百姓都在兴高采烈的欢呼,表示自己一定配合把自己家的孩子送去国学。

    就这样,自南向北,从近到远。

    在赵征的亲自督办下,至少天下有十八个布政司的惠民大班,是在正常运行。

    一个月过得很快。

    从一开始,圣旨本也就给出了择优录取的限制。

    所以惠民大班第一批录取的结果出来了。

    被选上的孩子,自然都是屈指可数。

    “我家孩子被选上了!我家孩子被选上了!苍天有眼,祖宗保佑!”

    “我家孩子也被选上了,孩子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啊,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朝廷可保供至乡试,也就是说我家孩子最起码也能成为一个秀才!祖祖辈辈!祖祖辈辈!我们家终于发达了!”

    家里孩子被选上的家长个个都在公示名单前各种激动。

    而没有被选上的人,就只有一声叹息。

    “唉,没关系孩子,咱们努力种地一样能够吃饱穿暖。”

    国学外,两拨人,两拨家庭,就此分为了两个命运,两个阶级。

    十八个赵征在一旁看着这一切。

    看着那些喜笑颜开,搬东西准备正式入学的家庭。

    看着那些愁眉苦脸,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的百姓。

    “行动吧。”

    “是!”

    赵征走进了国学,他要给那些入了选的家庭讲话。

    阴影里,乔装打扮后的德行锦衣卫,跟上了那些回家的百姓。

    这一番残酷的选择而分拨出的两个不同的群体,谁是他的目标?

    答案是,两者都是。

    “皇家一家之言,禁止百家有所学。”

    “可是啊,你们都忽略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十八个赵征都看向了京城。

    ……

    “这是经过我观察过后,得出的通过了选拔却不骄不傲,依旧能保持初心的家庭名单。”

    “是!”

    处于十八个布政司的赵征,在名单公示的当天晚上,给了德行锦衣卫一张名单。

    “你们切记,在宣传其品质时,不可太过高调,不可操之过急,最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他们自愿产生分享的想法。”

    “还有,对落选家庭也不可放下旁敲侧击,该有的礼仪还是要通过旁敲侧击告诉他们的。”

    “是!”

    历朝历代以来,对于知识的分享其实都是开放的。

    各朝各代的律法中都没有对分享知识有相关的法律条文限制。

    当然,除了朝廷管控技术,比如炼铁、火药。

    这方面的管控也是应该的。

    可现状是,其他普通知识的开放,也只局限在一个小范围人群开放。

    对剩下的其他人,主打一个成本、眼界上的全方位封锁。

    “真是当初身在福中不知福,从头再来痛加苦啊。”

    德行锦衣卫离开过后,赵征一边写着复交京城存档的报告,一边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