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未雨绸缪是好事,那你什么时候去跟我说一声,我给你拿钱。”家里的钱都是宋清和在管。

    很快,帮孙家干完活的宁既明就开始囤粮食了,但是只能是偷偷地。

    囤粮食肯定是不能大张旗鼓,一来容易造成恐慌,引起粮食涨价;

    二来要是到时候什么事都没有发生,那囤了粮食的人肯定会来记恨他。

    所以这件事他们也就跟孙家和周庆关起门来说。

    这时候大多数村民们还没闲下来,所以得趁这时候快点囤粮食。

    “现在可能不止我们在囤粮食,”这天回来,宁既明突然说,“镇上的那个王家也在囤。而且数量不少。”

    原来今天宁既明去买粮食的时候又看见了王家的人在买粮食,按理说王家就有自己的地,雇了不少人在种地,要不说他们是镇上最有钱的,本来他们这样的存粮就绝对不会少。

    那些地里收的粮食就够他们吃了,怎么还要囤那么大量的粮食,够吃好几年的。

    宁既明也不是一直在镇上买粮食的,因为镇上就一家粮食铺,要是都在他家买,不是太引人注意了吗?

    所以除了镇上的粮食铺,宁既明还跟村民买,百家村的,甚至到更远的村子买。

    每次还都能发现王家人的踪影。

    宋清和听完也觉得不对劲,“这都不是正常囤粮的粮了,再说就算是正常囤粮也是在夏收或是秋收后啊,哪有这时候囤啊,他们也不是咱们这样的特殊情况。”

    宁家地少,而且也不是多好的田,再加上宁既明这样的大块头,所以宁既明出去买粮食别人还是能理解的。

    “他们大概也是有察觉,等到时候百姓没粮的时候抬价。”宁既明整理完粮食就要去沐浴。

    “这胆子也太大了,不是还有皇家的人在这吗?”宋清和拿着一把蒲扇给小宝扇风,小丫头刚睡着了,他们说话的声音吵不醒她,但是扇子一停下来就要醒了。

    “你觉得皇家的人会不知道吗?”宁既明拿了件里衣,“只怕这里边还有皇家的手笔。”

    宋清和恍然大悟。

    想了想,又觉得不对,再抬头,宁既明已经去沐浴去了

    宋清和忍着睡意,等宁既明回来。

    “还是不对啊,皇家的人为什么要这么做?这要是搞不好很容易引起民愤的,皇家的人不是最希望百姓安定吗?他们在这应该还有别的事要忙吧,这时候要是百姓再闹起来,那才有的头疼了。”宋清和总算把人等出来了。

    “所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们在做的事比起民愤更重要,还有一种就是他们在做的事就是需要这种民愤。”

    宁既明一边擦头发一边说:“我想应该是第二种。”

    “为什么?”宋清和想不明白。

    “青石镇或者说留亭县,就这么大点地方,真的要囤粮哄抬物价,其实也挣不了多少钱,这点钱在皇家眼里还是不够看的,他们没必要冒这个险。当今圣上即位不久,百姓安定对于圣上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可要是第二种可能的话,能有什么事是需要激起民愤的呢?”宋清和还是想不通。

    “我刚才说的是百姓安定对于圣上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宁既明没有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