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南塘县,青云庄。

    吴心的这顿接风酒宴,着实让京城来的童尚书和夫人朱氏开了眼。

    一桌子的美味菜肴,五颜六色,芳香四溢,那叫一个多姿多彩。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树上长的……都被整上了餐桌。

    就这些菜肴,别说吃了,看都把朱氏看傻了。

    即便她出身名门望族,可,这些花色各异、口味独特的菜,大部分都是她没有见过的,更不要说吃过了。

    真是长见识了。

    至于童尚书,注意力根本没有在菜上,两只眼睛死死的盯着那“飞天酒”的坛子,目不转睛。

    “快!小子,打开尝尝!”

    童尚书搓着手,目光炯炯,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

    吴心轻轻的撬动着封口,一边解释道,“这酒是我三年前窖藏的高度酒,还从未拿出来过,也不知道效果如何?”

    说实话,吴心自己心里也没底,三年了,万一密封不严漏了气,来个美酒变凉水,他这个逼就装瞎了。

    “啪嗒!”

    说话间,坛子的密封盖子打开,一股浓郁的酒香弥漫开来……

    “嘶……”

    童尚书提提鼻子,使劲吸了一口气,催促道:“好酒!快快快……给老夫满上!”

    一杯酒下肚,满口生香,那柔绵醇厚的感觉,令人愉快舒畅,荡气回肠……

    这顿饭吃到很晚才散场,主要是吴心和童尚书都醉了,且醉的厉害,就在下人们架着两个醉鬼离席时,他们还互相劝着酒,打着招呼。

    “童大人!这会儿……有没有飞天的感觉?……”

    “有……可……你小子怎么摔下来了?……”

    “哈哈哈!”众人大笑。

    三日后。

    吴心安排好家里和县衙里的一切事务,决定与童国安夫妇一起回京。

    丈母娘都亲自下场了,自己再装大尾巴鹰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还是一起回去的好,别装过了头。

    拓跋青和拓跋红也与吴心约好了,先拉一批货物回羌国,然后,再去大益的京都去找他。

    就这样,两支车队一起出了青云庄,然后,洒泪而别,分道扬镳。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此时的天气,三伏已过,暑气渐退,赶路人也不再挥汗如雨。

    一路无话。

    不日,车队便回到了京城。

    ……

    皇宫,御书房。

    大太监魏琦像一阵风跑了进来:“陛下!城门口的士兵来报,吴大人和童大人他们今日回京了……”

    “哦!”

    益皇立刻站了起来,面露兴奋之色,背负着双手,在龙书案前来回踱了几步,然后,吩咐道:

    “去!告诉御膳房,送来一桌酒菜,再去传吴心到此,朕要给那小子接风洗尘……”

    “遵旨!”

    晚上的御书房,灯火通明,酒香四溢。

    益皇赵泓煜和吴心相对而坐,推杯换盏,喝得很是高兴。

    “吴…吴心!”

    益皇放下酒杯,看着吴心,微笑着问道,“若非朕派童大人去南塘传旨,你小子是不是不打算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