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哈利·波特当然不可能和德拉科·马尔福意外地合拍,所以黑发男孩完全没打算跟某个金发男孩从头再来。不过当他一次几乎又要和那个斯莱特林吹胡子瞪眼时,却不由自主想到奇牙开玩笑的那句话,导致他在僵持的气氛中突然笑场。这个古怪的发展遭到了来自格兰芬多和斯莱特林两方的注视,最后哈利不得已只能实话实说他想象了一下那种可怕的场景——甚至罗恩都跳起来说他的想象令人毛骨悚然。这可能让德拉科·马尔福认为自己遭受了一种新型侮辱,以至于后来几天他嘲笑恶整格兰芬多三人组的力度又加强几分。

    哈利花了一整天也没修好那件隐身衣——奇牙自己也没想到他能把那些破坏性咒语用的那么好。第二天银发男孩把它从哈利手里要了回去。

    “我去道歉好了,普莱瑞斯好像知道俄罗斯有店铺可以修理。”

    哈利同意了这个建议,但是他叮嘱奇牙如果受到不公平待遇一定要告诉他,他会帮忙反击回去。

    “我担心。无论如何,我还是不太信任斯莱特林。”黑发男孩在某些方面相当顽固。

    “我说了不要把我当弟弟!”奇牙无可奈何地说,“我跟你可以做对等的朋友,我们可以相互帮助,但绝对不是单方面保护。”

    但哈利的心情相当好,一边揉着银发男孩毛绒绒的脑袋一边答应。这把奇牙气的乱跳,发誓如果自己恢复到十六岁的样子,一定要让格兰芬多男孩恭敬地叫他一声哥哥。

    罗恩和赫敏很奇怪这两个男孩突然间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虽然奇牙跟其他一年级生有很大不同,但他们毕竟在开学前就共同生活过,对这个结果两人也很乐于接受。

    普莱瑞斯对奇牙再次报废了隐身衣并没有太大反应。对他来说,在奇牙带动下想到拿这件隐身衣去试验得到的知识比隐身衣本身功能带给他的东西棒得多。他们这种发展另他们越来越要好,也令奇牙越来越融不入低年级格兰芬多——他看不上那些缺少能力的一年级生,那些一年级生也不屑与这个勾结斯莱特林的叛徒为伍。斯莱特林二人组的处境也不算太妙,虽然鉴于普莱瑞斯的家世没有什么人当面为难他们,但被刻意冷漠无视依旧不是什么令人舒服的事情。

    他们三个人逐渐和整个一年级脱离开来,但依旧骄傲且并不寂寞。

    九月的最后几天,哈利他们似乎决定了一个重要计划,赫敏开始暗地里召集一些人。也许对普通巫师来说她行动足够隐秘,但在奇牙眼里依旧留下许多明显的痕迹。不过救世主的行动大多跟他的目标没什么交集,所以他一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这段日子里,奇牙基本确定哈利的隐身衣就是自己所要寻找的那件,除非还有比它更适合的出现。他把哈利的那件列入监视的名单,至少当他拿到另外两样时他也可以有更多的把握。剩余的时间他开始收集有关前一代黑魔王格林沃德的资料,可能是由于格林沃德的影响力并未延伸至英国,关于格林沃德的资料始终只是浮现在表面的那部分,对于更深入的奇牙需要一些特殊的资料。他把长老魔杖定为接下来的首选目标,毕竟考虑到巫师之间的战斗,对魔法本身就落于下风的自己持有一件有利的武器才是最佳选择。

    他在思维上始终准备着面对可能会出现的巫师间的战斗,但霍格沃茨一如既往的和平——乌姆里奇是个苍蝇但并不碍事。这种生活让奇牙开始烦躁,他甚至在考虑怎么溜出霍格沃茨。当得知霍格沃茨特快只有特定的几个日子才开出,奇牙不得不暂且打消这个念头。他一方面需要霍格沃茨存储的大量资料,漫无目的的追寻在广阔的世界里不切实际;另一方面在得到一些可能性后他不能立刻出去实地证实,这让奇牙觉得无法忍受。

    时间就这么又走过一个星期,十月的第一个周末霍格莫德村对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开放了。这是在霍格沃茨上学期间为数不多的可以被允许离开霍格沃茨的时候,低年级学生虽然无法跟去,但这却不妨碍霍格莫德村之行成为那个时间段最热门的话题。

    奇牙对霍格莫德村非常感兴趣,这是他第一次遇到接触对角巷和霍格沃茨以外的魔法世界的机会。在和普莱瑞斯与拉贝的交谈中,他毫不意外的发现对方跟他有着一样的企图——每一个男孩都有着旺盛的好奇心。一年级学生在开放日出现在霍格莫德村毫无疑问非常显眼,而且因为乌姆里奇的关系霍格沃茨也越来越严格。好在普莱瑞斯的隐身衣在他们几乎放弃的时候从莫斯科返了回来,这立刻成为他们准备违反校规的准备之一。

    不过计划比想象中的还要顺利,在开放日来临的那一天,他们很轻易地就披着隐身衣从人流中混了出去。防止费尔奇发现引开他的注意力什么的,隐身衣的咒语万一被破解怎么对应什么的,那些计划一个都没用上,太过轻易的成功让奇牙毫无成就感,他显得有些垂头丧气。

    “你要知道,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让自己的孩子持有隐身衣,它是很贵重的魔法道具”普莱瑞斯得意地安慰他,“混淆咒也好隐身咒也好都无法产生如此完美的效果,虽然我们已经找到一些办法报废它,但也不是每个巫师都能做到。据说我把这件隐身衣第二次送回去时,隐身衣店的老板惊讶得差点把眼珠子都瞪出来。”

    他越说越得意,几乎能看见尾巴从他身后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