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即使产品十分优质,但是原料供应不上,生产没法跟上,于是周转不灵了。

    生产不出产品,甚至出现了许多工人发不出工资的情况。

    林有福三年的订单的订金自然是收不到任何成品了。

    虽然林有福不是惟一一个针织厂的债主,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最大的一个了,压了他三年的货,厂长都有些不好意思见他了。

    厂长是一个在计划经济中活了大半辈子的中年男人,不明白为什么这世界上的规则说变就变。

    突然某天自己生产出来的毛衣没有人要了,明明还是一样的款式和颜色,又好看又保暖,好好的令人称羡的厂子说干不下去就干不下去了。

    这种集体产业吸纳的基本都是当地居民作为工人,也就是说都是厂长的街坊邻居。

    自来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一夕之间却都没了工作,失去了经济来源。

    他现在也是愁得饭都吃不下,嘴里全是急出来的燎泡。

    林秋听完林有福的话就明白了,看来计划经济转型的阵痛期开始了。

    一直到两千年左右会有很多集体企业纷纷倒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他们在安逸的环境中适应了按部就班的生活,不用关注市场、不用担心销量,竞争?不存在的。

    所以刚暴露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下,他们就成为被时代浪潮第一批拍死在沙滩上的炮灰。

    林秋瞧了瞧自己的二哥,知道他是动了啥心思,可又觉得并不一定行得通,在举棋不定。

    “哥你是不是想出钱买下针织厂的颜料配方和技术?”

    惊讶于妹妹的聪敏,林有福双目放光的看者林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