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侯在门外的冯保,说到这儿,不敢说下去了。

  “说下去!”叶信冷冷地道。

  “京城王陈张李四大家粮商的人,现在聚集在东门外,击鼓鸣冤,吸引了大量的民众,他们,他们说了不少您的坏话…”

  叶信脸色沉了下去,他已经想象得到,这些人说了那些坏话。

  残暴不仁,贪婪成性,搅得民不聊生等等。

  “去东门!”

  叶信掉头就往外走。

  瞬间,大队的锦衣卫跟在叶信的后面,向东门而去。

  还没走到东门,半路上就遇见了匆匆赶过来的户部尚书,刘丰易。

  老头子神情紧张,一见到太子带着人杀气腾腾,立刻拦住恳切地诉说:

  “殿下,万万使不得啊!”

  “闪开,孤要去平息民怨,你以为孤要干什么,屠杀吗?”

  杀满肚子坏水的贪官,叶信没有压力,屠杀民众,叶信干不出来,也不会干的。

  叶信一把推开刘丰易,自顾自去了。

  “那就好,那就好。”

  虚惊一场后,刘丰易才发现惊出的冷汗,湿透了外衣。

  闹出上千民众聚集东门,击鼓鸣冤,这可是数百年未有的大事。

  归根结底,对付四大粮商,是他刘丰易的主意,刘丰易吓得不轻。

  想了想,刘丰易不放心地跟了上去。

  ……

  皇城东门外,有一座鼓院。

  里面放有一座三四人宽的巨鼓。

  古老相传,人们有了冤屈,就可以击鼓鸣冤,诉状直达皇帝天听。

  到了这个时代,巨鼓只是个提倡廉政的象征,早就不允许有人擅自敲鼓了。

  可现在。

  鼓院内外,挤满了闹事的人群,再加上闻风而来,不怕事大看热闹,黑压压一眼看不到头。

  附近的屋顶,大树枝头,到处是人。

  鼓院十多个吏员,做梦也想不到,一大早会出现这么多人。

  急得满头大汗,想要劝阻,却被人潮挤到边上动不了。

  “太子殿下,驾到!”

  手执明晃晃兵刃的锦衣卫开道,没一会儿,迅速开出一条直通鼓院高台的通路。

  叶信一身明黄色的锦绣长袍,面目冷峻,淡定地登上院子里的高台。

  以王陈张李为首聚众闹事的人们,忌惮太子杀出来的名声,都停下了叫嚷。

  等周围变得安静,叶信才望向人群:

  “谁击鼓鸣冤,站出来,孤为你们做主。”

  陈家的领头人跟其他人交换下眼色,拜倒道;

  “草民陈志,拜见太子殿下!”

  叶信瞥了他一眼,淡淡地下令:

  “杖责五十,给你在孤面前说话的机会。”

  大雍朝的制度,要想跟皇帝陛下申冤,就得先挨上五十大板。

  不然的话,谁都敢没事儿敲几下申冤鼓,岂不成了儿戏!

  叶信话音刚落,就有几名锦衣卫恶狠狠地走向王齐,就要先打一顿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