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太子殿下,发生了什么事?”太子妃睡眼惺忪的。

    都四更天了。

    “谁动了我的折子?还在上面题了字!”

    朱标的脾气不是很好,他大呼道。

    这时太子妃才走过来,仔细一看,果然有写了一些字。

    “刚才雄英有来过,会不会是……”

    恐怕只有朱雄英一人了。

    “怎么了,这是?”太子妃又问。

    “让他过来一下!”朱标并未说原因。

    “可是现在已经晚了,孩子都睡了,不如明天早上再来?”太子妃劝说。

    “这小子……在折子写了什么啊!?这折子十分重要,今天就要批示下去!他这么一写,让我怎么处理?”朱标语气之中有些不满。同样眼睛之中充满着不解。

    太子妃凑过去一看。

    “这……”

    “让他起来,过来解释一下他的行为!”

    “是……”

    太子妃这便要去让人叫醒朱雄英。

    可这时有太监来报。

    “太子殿下,陛下有请!陛下还说了,还请带上云南相关的折子!”

    这时朱元璋又有事来找了。

    这种情况这几天一直都是。

    也让人有些心力交瘁。

    “好,知道了!”朱标起了身。

    “等我回来了,让他过来!”

    “是!”太子妃应说,心中在想,朱雄英不会是惹祸了吧?

    朱标说完后,便拿起了刚才的折子离开了东宫。

    他直接往着奉天殿而去。

    当他一到奉天殿之时,已经有文武百官都在场。

    大家眼睛红红的,应该也是没有睡觉就被朱元璋叫过来了。

    站在大殿中的,还有朱棣等三个兄弟。

    “父皇!”朱标叫道。

    “太子,关于云南一些的折子在你那里对吗?给朕一下,朕亲自批示!”朱元璋说道。

    这时朱元璋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将由他来定论。

    朱标却是迟疑了。

    他并没有将折子交出来。

    “怎么了?是有什么事吗?”朱元璋不解。

    朱樉突然问:“大哥,折子是不是丢了?”

    朱棣却说:“父皇,不如由儿臣带兵前往大理平定叛乱,拿下叛军首级!至于折子什么的,不重要!只要父皇一道圣旨便可!”

    朱橚则说:“父皇,儿臣愿意与三哥一起!清剿叛军!”

    “再说!朕想看看折子!太子,折子在何处?呈上来!”

    朱元璋有自己的打算。

    朱标叹了一口气,看样子,只能将折子交上去了。

    于是,他从怀中取出折子,让太监交付朱元璋。

    朱元璋接过,展开一看。

    先是看到了前方的文字,后面又看到了朱雄英的32个字。

    随后,整个人的表情变得极为精彩!

    “好好好!”

    他连说了三个好字。

    并且举起了折子,众官员纳闷,这是怎么了?

    而他接着又说:“太子,你处理国事,越来越有朕之风范了!这份折子批得好。”

    朱标大惊。

    因为这些措施不是自己的。

    自己若是要做,是以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以更加平和的姿态对待。

    用爱来感化百姓。

    因为他坚信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这就是的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