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次日巳时,婠照例来到藏书堂,继续翻看通报和供词,高咏鑫在她三步之外尾随,亦一同来到了藏书堂。

    “既然你已对院内事务了解得差不多了,我也没什么可以教你的了,你可自行寻书来看。”婠对高咏鑫寸步不离的跟随有些不悦,但人家毕竟也没打扰到她,不便斥离。

    高咏鑫嘴上答应着,但是并没有实际行动,甚至眼巴巴的盯着婠即将取阅的那沓公文。

    婠眼见高咏鑫的兴趣仅在驿站命案的公文上,干脆从书架上取下公文递给他:“你若想看这个便看吧,这藏书堂存放的,并非什么机密要件。”

    高咏鑫没有接手。与此同时,婠发现了公文的摆放顺序与昨日自己故意排布的顺序不同——有人动过这沓公文!

    “你不是想看这些吗?”婠不动声色的催促高咏鑫,抖了抖手上的公文。

    “我初来乍到,接触这些公文还为时过早,我跟着一旁看看便好。”高咏鑫拒绝了。

    奇怪,平日里问题不断,现在光明正大的给他看,怎么又拒绝了呢?高咏鑫这反常的态度引来了婠的怀疑:“当真不看?”

    高咏鑫依旧坚定的摇头拒绝。

    “那麻烦你,帮我把陈宥叫来。”婠边说边把公文放回了书架上。

    陈宥来了,婠开门见山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沓公文昨日你有翻看过吗?”

    陈宥被问得莫名其妙:“这些都是咱俩整理归档的,之前反复看过不下三遍了,虽不能说倒背如流,却也滚瓜烂熟了,平时放在这个角落里积灰了也没见有人翻看。刑部通报的事儿已经是板上钉钉,还能找出什么花样来?我可没这个兴致。”

    陈宥说的没错,公文里记录的东西,有心人早已了如指掌,若能从公文里找到他们想知道的秘密,婠也不用专门走一趟巡林堂了;另一方面,沾手通报和供词的只有婠和陈宥,其他人哪愿去惹这身腥——手上多些活儿且不说,光是黎平之在一旁冷嘲热讽的“争功论”,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了。

    所谓“争功论”,正是梁权口头转述给陈宥的“中书院就你最积极最上进”——只要表现得对非院内的本职稍微上心一些,黎平之一顶“追名逐利,野心极大”的帽子,随时就给扣上来。

    所以,除了婠和陈宥两人被“指定”接手之外,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学士会来关注和插手这件事。然而结果出乎黎平之的意料,这个他认为的烫手山芋,竟被婠和陈宥轻松的消化殆尽!无异于给了他响亮的一巴掌。于是他便借着李玄忠登门问罪的由头,欲打压两人的势头,却不料又吃了另一巴掌……

    言归正传,既然陈宥否认了动过这沓公文,那么一直表现出兴趣极大的高咏鑫,就非常可疑了!难怪光明正大的给他看他却拒绝呢,敢情是偷偷看过了呀!婠结合种种迹象,得出了高咏鑫背地里动过这沓公文的结论。

    高咏鑫把陈宥找来之后,发现婠并没有在批注公文,便自顾自在藏书堂里转悠起来,这倒给了婠一个跟陈宥说悄悄话的机会。趁着这个机会,婠把高咏鑫近来的行为和她的结论告诉了陈宥,当是提个醒。

    “没必要吧……”陈宥有些不信,“他光是旁观你批注的时候,也该全看完了呀!”也不怪陈宥提出质疑,因为当时陈宥刚入院,在婠手把手教学时,他就是这么边看边学的;所以他并不觉得高咏鑫有背着婠翻看公文的嫌疑。

    “我说着你就听着,不是让你来质疑的。”婠假装板起脸,小声教训道。

    “这可是藏书堂,不是你们打情骂俏的地方,大白天的还偷偷摸摸的说什么悄悄话呢!”黎平之的讥讽打断了婠和陈宥的私聊,“该不会是要出院游山玩水了,依依不舍吧。”黎平之带着梁权路过藏书堂,又恰好被他逮到机会一逞口舌之快。

    婠一眼就看出陈宥即将反击的征兆,抢先一步挡在他前面,用脚跟踏着陈宥的脚面,点头回应梁权对她的欠身微笑。这个举动既阻止了陈宥,又无视了黎平之,还还了梁权的礼,一举三得。

    吃过亏的黎平之也只敢偷袭一招,看到婠的举动,便加快脚步离开了,以免自讨没趣。

    藏书堂内的学士闻声围观,高咏鑫也在其中。婠挪开踏着陈宥脚跟:“你克制一点,少跟这种人置气。”

    “……”陈宥看了看围观的学士们,对婠欲言又止,最后只能点头称是。

    为了缓解气氛,陈宥假装拿起那沓驿站命案相关的公文翻阅。可就是这一拿一翻,他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对劲。他将手中的公文凑近面前,顿时眉头拧成了疙瘩。

    高咏鑫倒是主动,他劝散了等着看热闹的众学士,协助婠和陈宥打破了这尴尬的局面。

    丞相府内,李玄忠退了早朝之后返回,发现师爷骆钦文已经在正厅候着了。

    “师爷是否专门在此候着老夫啊?”李玄忠看骆钦文的样子,似是有事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