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郭嘉的主意,于曹昂来说是个新的思路。

    “我那外舅会让我们占领幽州吗?”

    “我军新败袁术,袁绍未必敢与我战。”

    不得不说,郭嘉此言,倒是让曹昂颇为心动。

    历史上刘虞死后,其旧部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等人推举阎柔为乌桓司马,讨伐公孙瓒。再之后乌桓峭王苏仆延和刘虞之子刘和与袁绍合兵,攻打幽州。

    这些力量,曹昂都眼馋的很,即使自己无法掌握,也不能让袁绍掌握。

    不过曹昂还未开口,班英却是反驳道:“万万不可,我军若大举进入幽州,袁绍必与我军开战。”

    班英的观点与郭嘉却是有所不同。

    “我军进入幽州,目的着实太过明显。袁绍很清楚,一旦我军占领幽州,则整个冀州腹背受敌,存亡只在旦夕。

    试问此番情况下,袁绍会束手就擒吗?我认为袁绍哪怕没有把握,也会抢先出手,因为这已经威胁到他的命脉了。”

    “公玉何意?”

    “一动不如一静,破船还有三斤铁,公孙瓒毕竟实力强横,幽州众人和袁绍想覆灭公孙瓒,怕是还要费些功夫。”

    曹昂点点头。

    此时郭嘉和班英意见相佐,可是二人的建议,各有道理。

    曹昂想进入幽州,可又顾及袁绍,一时倒有些为难。

    这时在一旁负责记录的记室刘晔突然说道:“大将军,晔有一计,或许可以两全其美。”

    随着曹昂地位越来越高,平日里的议事也越来越正式。

    按照徐州的制度,正式议事时,将由一名记室负责记录议事内容。这名记室人选不确定,一般是看曹昂心情。

    之前曹昂常召鲁肃来记录,淮南战后,鲁肃被任命为水军都督府长史一职,随身记室的差便落到刘晔头上。

    刘晔身为记室,是没有说话的资格,不过今日议事,他心中有策,所以忍不住开了口。

    见到刘晔出言,曹昂并未训斥,反而问道:“子扬有何意见?”

    刘晔乃说道:“大将军对于幽州事,最担心的乃是我军若是进入幽州,冀州的袁州牧是否会与我开战。

    既然如此,那我军若是不派军,只派人,进入幽州,联络大司马旧部,讨伐公孙瓒,不知袁州府又是否会与我开战?”

    曹昂立时便听明白刘晔的建议。

    派遣军队入幽州,意味太过明显,是在挑战袁绍的底线,倒不如搞一些小动作,惠而不费。

    “我军与冀州交战,胜负五五开,甚至我徐州要占优一些。若是我军进入幽州,我也吃不准我那外舅会不会与我翻脸,可是若只派人去联络各部,我认为我那外舅无论如何,是不敢动武的。”

    曹昂坐拥青、徐二州,以及淮南和泰山、鲁国等地,总人口不过六七百万人,而单是一个冀州,就有三百万人以上。

    再加上冀州无论是资源还是地理环境,都远优于其余各州,而曹昂的摊子又铺的很大,所以双方的实力差距并不大,这才是曹昂为什么不敢对冀州动手的根本原因。

    当然袁绍的实力比曹昂还弱,若非迫不得已,怕是也不敢轻易与曹昂撕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