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什么时候除掉害虫最合适?

    答案是在当它们还是幼虫的时候,这样能把危害性尽量控制在较低的范围。

    褚升、莫桂、曲崇三人的施暴手段,放在成年人里也属于非常恶劣的程度,且丝毫没有悔改之意,完全没把人命放在心上。

    这种货色,即便是现代化以前的相对混乱时期,都会被归为邪魔之辈,最起码也是凶恶匪徒。

    结果现代化之后,反而开始保护他们?那这天下不是白现代化了吗?

    判个三年五年,非但起不到任何惩戒作用,还会让别的小害虫看在眼里、备受鼓舞。

    做下如此恶行都会被轻饶,它们还怕什么?以后想杀谁杀谁、想欺凌谁就欺凌谁,反正律法是它们坚实的保护伞。

    至于被欺负、被杀死的孩子…那不好意思,不属于保护范围内,杀你的都是些孩子,能有什么坏心眼呢?稍加管教,以后肯定能改过自新、成为家国栋梁。

    然而现实是,这些小害虫未来会成长为大害虫,再教导出一窝一窝的新小害虫。

    当一城、一邦、一界遍布害虫,必定是千疮百孔。

    好人的生存空间会被害虫不断挤占,幸存的那些也未必再敢行侠仗义。

    毕竟害虫们才有受纵容的资格,好人敢反抗、敢见义勇为,那是要遭重拳打压的,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被各打五十大板,和害虫一起蹲号子。

    北岄的律法让王辉看到了大颂的影子,表面貌似截然不同,骨子里却透着一脉相承的懒法,且都在尽量压制好人敢于仗义出手的嚣张气焰。

    今天你路见不平敢动手,明天岂不是还敢干别的?

    明阳子救了一个汪光就搞出如此场面,还有无数个汪光,又该如何处置?

    所以王辉直接让北岄改律,轻罪孩子可以有酌情减刑、给予教育改正的机会,而犯下恶劣罪行的,必须和成年犯人一样严惩,绝不姑息!

    如此才能有震慑宵小的效果,侧面降低小害虫肆无忌惮为祸人间的概率。

    同时也要放宽“行侠仗义过当”的定罪标准,让好人在看到施暴者欺凌弱小时,能果断出面制止,而不是瞻前顾后、担心自己受牵连获罪。

    瞧见人被打死了都不敢救,人心不就死了么?

    如果施暴者在作恶前就知道,一旦自己的行为暴露,会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谁都可以无需忧虑后果地整死他们,恶性事件自然会显着减少。

    就像新国、琼国等国在东方魔域展开的“扫邪除恶”行动,就硬生生把魔修、邪修们犁了好几遍。

    剩下的基本都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打工的打工、创业的创业,都有美好的将来。

    “这…”

    鸿钧老祖当众要求北岄大刀阔斧地改律,让总军提督有些为难。

    对方是他得罪不起的大人物,可一国律法就这么因人家一句话就修改,是不是有些太儿戏了。

    “糊涂!!”

    就当总军提督犹豫时,赶来现场的北岄君主李敨祥大步走近,使劲推了他一把,喝道:

    “律是死的,人是活的!既发现了不妥当的律条,改就改了,何须迟疑?还不快谢谢鸿钧前辈点拨之恩!”

    一语惊醒梦中人,冷汗涔涔的总军提督抱拳躬身行礼:“拜谢鸿钧前辈点拨之恩!”

    这世道终究是强者为尊,律是死的、人是活的…

    以鸿钧老祖的实力和地位,别说让北岄改律,哪怕是让北岄改国号、把统治阶层全换一遍,世人也没谁敢讲换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