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皇帝高坐大殿之上,面无表情,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而赵景明在一旁稍微松了口气。

    若是赵景明依着自己的性子,早就压不住火气和颜子玉对峙起来了。

    颜子玉一旦死谏,恐怕就下不来台了。

    皇帝赵桓不光了解群臣,还更了解自己的儿子。

    但是吏部尚书曾正阳此时出列说道:

    “太子之位事关重大,乃国之根本还需谨慎才是。”

    看似在反驳刘石,实际上是在继续逼迫赵桓给个决断。

    罪状已经罗列出来了,我们就是想要扳倒太子!

    户部尚书李文通也亲自下场:

    “臣乃太子妃之父,本应避嫌,然圣人犯法与庶民同罪,请陛下由宗人府细细查清后再行决断。”

    太子赵景明心中嘀咕,你个老家伙看似替我说话,但是谁都知道,宗人府可不向着赵景明,交由宗人府决断那就完了。

    其实李文通一边是太子妃之父,另一边又支持自己的弟子三皇子,无非就是太子不好操控,赵景明花心不已,现在女儿豆蔻年华当然可以得到太子宠爱。

    一旦太子心思一变,那这一点点关系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所以还是言听计从的三皇子更加好把握一些。

    李文通并不知道太子赵景明早已经识破了他的计谋,还以为自己在两头下注。

    现在轻轻推一把,要是扳倒了太子更好,要是扳不动依旧是太子妃之父。

    可谓是算盘打的噼啪作响!

    吏部、户部、宗人府都表态清算东宫太子。

    掌管财务和人事大权的两大部门直接要将赵景明按死在地上。

    大殿底下的文臣也在蠢蠢欲动,一旦赵桓或者兵部、礼部、工部有一部表态。

    那么就将是一场腥风血雨!

    现在,宰相唐恪对李文通,吏部对刑部,宗人府对皇帝赵桓。

    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大家之间都有利益纠葛和权利之间的交换。

    皇帝赵桓此时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若是一意孤行,怕是文臣集体罢官辞职。

    就连宗人府也是有能力管到赵桓的。

    赵桓只好说道:

    “朕身有不适,先行歇一歇。稍后再议!”

    群臣领命都按顺序下去歇息了。

    每个人看似都是代表自己,其实身后都是一整个利益集团在后面进行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