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好快的招数,余勇不愧是江湖中成名的高手,在刚刚的一段时间内,他已经数次将自己从特别危险的边缘救了回来。细细数一下,刚刚也才不过过了三四十几招而已。

    白衣书生和红衣妇人本来是对付李铁的,此时他们也只是负责防止那余勇逃走,所以他们所分担的任务最小,自然也就不需要花太多的内力。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前面的人接连失手,隆青云没有办法,也只能让他们两个人一起上了。

    毕竟搞不定余勇,还谈什么李铁。

    余勇借着大刀怪的身体,使得自己下降的速度少了不少,不过仍是很快。这时候他右手猛甩长鞭。这时候一个红影一闪,余勇知道是那个妇人,于此同时又是一个白影闪过,显然是那书生。两人速度简直是奇快。本来距离很远,瞬间就到了自己的周身。

    长鞭一端是钉在地上的,余勇赶忙挥动这长鞭,使得长鞭立马旋转起来,呼呼地卷着十足的真气,霎时威力无比。就这样将这两人逼退几步,而余勇也借着旋转长鞭的反向力道下降的身形立马给缓了下来。而后他仍然不断的挥着圈,使得多出来的长鞭不断地在他周身缠绕,渐渐地又形成了鞭罩,慢慢的越形成越多,待他落到了地面上时,整套鞭罩又套在了他的周围。而这时,他再用力一挑,鞭尖便从沙土中拔出,直接扫向了书生。

    书生眼神一冷。他一下子从腰间拔出了柄长剑。剑是惨白色的剑,惨白无比。

    书生身形一缓,剑顺势而出。他的剑不能算是快,但是很稳,很实在。他的剑道讲究的是简洁明了,绝对不会有半点花哨。所以他的剑法走的大多数是最简单的路径。有多简单就多简单,能用一剑制敌的,他绝对不会拖到第二剑来。

    这就是著名的“点苍剑法”所特有的风格,也许在今天的剑道上像这样的剑法已经不多见了,这样的剑法也不是那么吃香了,但是他的威力绝对不可以小视。

    要知道,点苍剑派的掌门可是当今江湖中的绝顶的十大高手之一啊!

    “噌”,书生的剑斜上挑,直接绕过了鞭尖的攻击,同时他的身法一甩,一下子就闪了过去。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近身攻击,以争取到了内部,所以不用在外面浪费时间。

    鞭尖也没有和剑做过多的纠缠,它也直接扫向了书生的左肩,鞭子显然要比剑更长上一些,而且也要比剑更快。况且余勇还有鞭罩的作为近身防御,假若书生攻过来,无疑是自讨苦吃。

    但是书生好像就是要吃吃苦头,他的剑法不变,仍是直直刺了过去,完全不顾鞭尖的横扫。他的剑刺向的是两鞭罩之间充满气盾的空隙。

    余勇冷笑,以为他的鞭尖已经离书生的胸口不远了,他加大了攻击的力度,也就是在鞭尖上加注了更多的内力,他想要一招制胜,只要能摆脱这个障碍,他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逃离这个地方。所以他还不能消耗太多的内力和精力。

    书生仍无视于鞭子的攻击,他的姿势好像没有变,但好像有有所不同,他的剑斜挑,身子也前倾,突然脚步一变,变成了燕子三抄水的第一步。

    就这样,鞭尖会十分容易的击中那书生。眼看就要击中了,可事情偏偏发生了改变,余勇本来以为以为自己可以击中的,但是鞭尖不知道怎么了,竟然擦着书生的衣衫,一划而过。

    “不可能的,这怎么……”。等等,余勇终于感到了有些不对劲,因为自己刚刚稍稍感到了一股柔柔的内力,顺着自己的长鞭缓缓而来。这股力道似乎威力不大,但是不知道怎么的,余勇竟然无意识的就失去了自己的进攻方向,鞭子也就不知不觉的改变了方向。

    余勇这才明白,为什么这个书生敢这么不要命的直冲过来,原来他竟然练成了金钟罩。

    而此时在那书生贴着衣服的周围,已经有了一层薄但是密度却很大的真气层,而这种致密度要远远比鞭罩之间的空隙的气墙要更加厉害。除非是遇到内力更为强大或者可以攻到对方命门的人。否则一般人没有可以伤到他。

    要论内力,余勇不敢妄想他自己的会比眼前这个书生的强多少,可是要说命门,余勇根本就不知道对方的命门在哪里!

    但凡练金钟罩的人,他的罩上总会有那么一个地方会和外界相通,以保持身体与外界的通气性,否则整个身体由于一直处在密闭的真气下,不过多久就会因为过度炽热而死。于是与外界相同的地方就叫做命门,它也是这整套功夫最薄弱、也最容易遭到伤害的地方。说白了这也就是死穴。

    只要命门一被扫到,这个人几乎上就算完了。

    在刚刚开始练这门子功夫的时候,这个命门会很大,有如窗格一般,但是随着武功的增进,这个命门就会越来越小,等练到上乘功夫的时候,其命门就会有如针眼一般。但是即使这样,命门还是很容易遭到攻击,比如说若是命门在胸口,若对手一拳打在胸口上,即使没有打中命门,在若是拳风波及到了命门,还是会对金钟罩产生了不少的影响,严重者会导致其其死亡。所以若练到很高的境界,高手会自行把命门移到一些对手摸不到的地方,比如说腋下,比如说脚底板等等。

    余勇并不能很快确定那个命门在哪里。而此刻书生的剑已经到达了金钟罩的近身。而余勇为了不让书生突进来,所以余勇只能运用自己的灵蛇纳步来快速度地后退。以此同时他的鞭子一转,再次击向了书生的头部,一下、两下、再来第三次、第四次……可每一次都眼看要击中了,可就在最后的一刹那间,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滑过。

    可见头部不是。

    书生仍然是一剑当先,只不过他此时已经是燕子三抄水的第三步,速度一下子就起来了,刷的一声,直直逼近。余勇再次将长鞭甩出去,不过这次他用的是卷,他想将这个人卷到空中,然后再借机攻击他的脚底板。看是否命门就在那里。不过他的鞭尖刚刚接触到书生,之间书生突地一个侧滑步。已经滑到了余勇的左前方。这一滑的速度好快。

    侧滑步若是练好了,那速度可是相当地快了。不过其有两个缺点,一个是滑动的方向并不是直直向前的,而是斜侧方向,所以也就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一些距离,但是若练到高深者,这一点点距离会用连续几个侧滑步给追回来,所以说侧滑步还是十分有用的。其二就是这个武功十分消耗内力,连续使用,即便是江湖中数一数二的高手,也绝对不可能在一场战斗中使用太多次。只因为这套武功实在是太消耗内力了。

    书生好像练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他才敢于使用侧滑步,而且刷的一步,然后他重做燕子三抄水的第一步,然后再来一次侧滑步,再做燕子三抄水的第二步。就这样,他一连做了六个侧滑步。余勇根本就没有反应,书生已经近了身,而后他长剑一甩直接就从缝隙中穿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