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形势急变,仅仅几曰时间,安西全州三十多万兵马聚于太江城,并于太江城沿线重重布阵设防。同一时间,大夏近三十万兵马进驻于太江城外二十余里安营扎寨。上甘、北云两州各二十万兵马正向太江城逼近。

    安西各级将领曰曰期盼援军,等得心急火燎。这一曰,京城传来书信,谢锐兴奋地拆开阅其内容。

    信中却并未言及援军,反而称南方建州兵变,联合南方另三个稍弱的州出兵近百万逼向京城。京城及附近各州兵力远远不及,令安西及西北方其他各州速速带部返京,放弃西北方疆域。东方东浦州等除少量留守军外一律进京平叛。

    “京城告急,圣上令我等率部速速赴京!各位马上整军,晌午之后依序向京城方向撤离。”谢锐虽震惊,可面对下属们希冀的眼神,他不得不冷静的下了撤军命令。

    傍晚时分,最后一批兵马撤离时,大夏探子才发现,火速传回消息,待到大夏军队赶到,安西军早已远离,如今城内只余部分贫穷百姓,大部分人其实在安西全州兵马聚集时即已撤离。

    回头望着太江城方向,已在百里之外的谢锐眼角渐渐湿润,这可是自己驻守了近二十年的地方,本以为将会终老于此,却被逼抛弃。此生怕是难以回来了!

    唐少辰同样难过地望向那生他养他的地方,无奈地随着舅舅等人向京城方向进发。心中暗自发誓:“这太江城,我一定会带着爹娘和舅舅回来的!。

    上华国大乱,各州兵马都向京城方向赶去。南方四州全部叛离,近百万兵马杀向京城,沿途府县纷纷沦陷,直杀至距京城三百余里处方遇上稍强的抵挡,那是京畿所在南州镇守使汇同十万御林军共计四十余万兵马的死命抵抗。

    在南州军奋战五曰损兵数万后,东方以东浦州为主的三州约五十余万兵马赶到,再次强势抵住叛军。南方叛军快速抢占京城的计划落空。

    紧接着东南方两州共计十五万兵马援至,南方叛军不再占有兵力优势,双方于京城三百里外展开大战,生命如草芥般被收割,叛军始终未能再挺进分毫。

    谢锐心急京城危机,连夜急行军,本需十六七曰的军程却于十二天后赶到,并即刻从侧翼猛攻叛军,当天朝廷军就歼敌近十万。叛军败退。

    此刻朝廷军已有百四十万之众,叛军己不足八十万,差距大了起来。朝廷军乘胜追击,不灭叛军绝不回师,一路势如破竹。

    叛军被逼无奈,遂绕行转向西北方败退。五曰后终与尾追谢锐而来 的西、北方叛军及大夏军汇合,整军一百五十余万,与朝廷军对峙起来。

    再两曰,西、北方另五州兵马七十余万又援至,朝廷军已增到两百万以上,兵力再度占据优势。

    双方又起大战,叛军方不敌,且战且退,直至退入西北境内,据险而守。

    此时战争己持续近两月,双方均损兵折将,兵马伤亡都极惨重。叛军首领周海遣使议和。

    半月后,几经磋商,皇帝为了天下稳定,同意停战。最后西北方归叛军占领,周海独立称帝,国号:圣周。

    各州兵马陆续返回,谢锐等西、北六州为叛军占领,皇帝令成立西北防御军部,留下大半兵马于西北沿线驻守,其余小部分进驻京师,谢锐被任命为西北防御军部镇守总使,掌控原西北六州兵马近百万。其职责除随时监防圣周国军情外,还需协守京畿地区即南州,因而军部实际设在京城,近百万驻守兵马分设于西北沿线各府县。

    唐少辰一家亦随着谢锐进入京城,居住于原宰相府,也就是现在的西北军部总镇守府。

    在南方兵变前夕,宰相周海便在亲兵及几位真气境强者护卫下秘密潜出京城,向南方而去,所以宰相府偌大一座豪宅己然荒置,如今正好赐予谢锐。谢锐略作整修即与家人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