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过了会江秋河的牛车也到了,载着一车的煤,路过贺家的时候正好遇到了正在扫地的江来。

    “你咋在这?”

    “刚刚贺奶奶晕倒在外面了,我看到就扶进来了。”

    “晕了?怎么样了?要不要送医院?”

    “没事了,你先进去把火生上吧,里头太冷了。”

    江秋河连忙拎着一桶煤进去,烧着之后放进炉子里,火钳就靠在床边。

    “晚上我再来给你换一次。”

    “谢谢你们兄妹俩了,都是好孩子。”

    安顿好老人之后江来和江秋河一起往家里走,江来坐在牛车上,手里捧着保温壶,最后才想起来递过去给江秋河喝一口。

    “刚刚我去送煤的时候听说隔壁村有人在外地搞电子表生意,好像还挺挣钱的。”

    “咋了?不想守着自己的编织厂了?”

    “缩在家里,顶天了也就能在县里头闯出点名头,出去看看的话说不定能看到更大的一片天呢。”

    江来点点头,两条腿在牛车上晃荡着,认真来了句。

    “你想出去闯,想好了去哪了吗?”

    “电子表都是从深圳那边拿货学技术的,我想去看看。”

    “想好了拿到货卖给谁了吗?”

    “没有。”

    “知道国家对这方面的一些相关政策吗?”

    “不知道。”

    “最简单的一个问题,你知道深圳在哪吗?距离你有多远吗?”

    这个问题彻底让江秋河沉默了。

    现在县里头已经有人敏锐的嗅到了商机,第一批下海的已经出发了,以程烈为例,贺行应该是跟在程烈后面的,他俩出发的时间差不多一致。

    这个时候搭上去确实可以,也能挣一笔快钱,但江秋河性子急躁,耳根子软,极其容易相信别人,最主要的是他这个人没什么远大志向,就是哪里钱多往哪里去。

    江来知道原剧情,江秋河这次下海确实挣了一笔钱,但同时他在深圳被同行阴瞎了一只眼,还在那里染上了不少坏习惯,回来之后的他性格大变,开了电子厂挣了不少钱但最后的结局却是因为下个世纪初行业大改革时厂子破产,落得个惨死他乡的下场。

    如果留下来继续发扬本地的手工编制产业,传统工业,说不定能走一条长久稳当点的发展路子。

    毕竟最近海外贸易频繁,如果能把这些传统工艺品卖出去,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行业。

    江来没说太多,只是抛出了几个问题让他自己想。

    “没有底钱,背井离乡,去探索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行业,身边还没有信得过的伙伴,如果你觉得这些问题你都可以克服的话,那你就去吧,我支持你的所有决定。”

    “小妹……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就是想多挣点钱,给你和二妹多添点嫁妆,让爹娘过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