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有朋友建议半生去申签,但半生认为自己的作品现在还有一定距离,希望读者朋友多提宝贵意见,半生一定会越写越好,到时编辑大大们看了也还可以,半生再去申签也好让编辑大大们有修改的余地!多谢了,半生天天更新,首先让读者大大们看到作品故事的不断推进,半生是有进步的,足矣!

    ~~~~~~~~~~~~~~

    王勇离开老猎头,直接去了太白山楼观台。

    楼观台是有名旅游胜地,位于周至县东南15公里的秦岭终南山北麓,那里风景迷人,依山傍水,林茂竹修,绿荫蔽天,古迹遍山,多少文人墨客兴诗作画,尽赞楼台,“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名”,就是千古传颂楼观的名诗佳句。

    楼观台得名于公元11世纪的西周王朝。相传西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结草此楼,夜观天象,见紫气东来,知道将有真人从此经过。后来果真如此预言,老子西游入关,被尹喜迎至草楼。老子在此著有《道德经》名篇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留下楼观台美称于世。楼观庙也是后人景仰地的著名宗教圣地。

    王勇找到他的好朋友,也是道长的高徒智见道士,打听秦岭老妖道传说的事情。两人寒喧几句以后,王勇就直截了当问智见:“你听说过秦岭老妖道的传说没有?”

    智见道士来楼观多年。王勇三年前从部队转业到周至,第一天去楼观游览,就结识了智见道士。记的王勇当时问智见来楼观多少年了,智见就告诉他已是二十五年。这样算起来,智见道士在楼观修行读经已近三十年,也算是楼观的“老人”了。

    “听说过,不过那也仅仅是个传说。”智见很平静地回答说:“我到楼观的时候,就有人对我说过这个传说。”

    “怎么个传说法?”

    智见笑笑说,我也说不好,大概是这么个意思,说是有一个老头以前住在秦岭,有一天他迷了路,找不到家了,结果让金丝猴把他救了。老头一看回不去了,就天天和金丝猴住在一起,可是时间长了,老头吃不到肉,浑身发抖。一个老金丝猴就问老头,你为什么浑身哆嗦,老头就说是吃不到肉的原因。老金丝猴听说后,就对老头说,那你就吃我的肉吧,吃了我的肉,你就不哆嗦了。老头不肯,老金丝猴就自己动手,把身上最有营养的一块肉撕下来,递给老头吃。老头吃了几口,觉得不好吃,比不上猪肉羊肉什么的,就把那块肉扔掉了。老金丝猴非常伤心,但他很可怜老头,有一天又对老头说,我的脑子非常好吃,很有营养,你把我的脑子吃了吧!老头不干,说那不行,我是人,不能吃猴脑。老金丝猴也非常感动,但他还是自己动手,两手一拍,把自己的脑子取出来,递给了老头。老头接过血淋淋的猴脑,吃了下去,顿觉浑身自在起来,从此不再发抖哆嗦。

    当时,老金丝猴把自己的脑子给了老头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气数已近,想对老头说要他吃了自己的脑子,就能下山找到家了,赶快回家吧!可是,还没等老金丝猴说出自己的想法,就一命归天了。

    老头吃完老金丝猴的脑子,身体好了许多,可看到老金丝猴为他而死,感动的不得了,就把老金丝猴的遗体埋在一颗树下,天天守着,不吃不喝。时间长了,老头的身体又哆嗦起来,抖的坐不能坐,站不能站,只能爬着。

    这时,又一个老金丝猴知道老头是多时没有吃肉的原因,就也把自己的脑子给他吃了。就这样,年长日久,老头形成了习惯,一不吃猴脑,就发抖。到后来,他就干脆自己动手,不管年青年老,抓住金丝猴就活取猴脑,带血生吃。

    有一天,一个壮如牛犊的大公猴不干了,他看到老头杀了他好多亲朋好友,就上去把老头一拳打死,扔到了秦岭的乱山岗上。

    结果,死去的老头突然有一天变成了妖道,继续残害秦岭的金丝猴,活吃猴脑。

    时间长了,人们就传开了,说秦岭有个老妖道。其实,只是传说,那有这种事。我们楼观都上千年了,没有任何文字记载,要是真有的话,我们在书里肯定能看到,你不要信这些东西。

    智见道士说完,忽觉有些奇怪,便问王勇道:“这种事情,你们警方怎么关心起来了?”

    王勇对智见道:“最近秦岭出了几件怪事,灵儿的朋友金丝猴红背,说什么也找不到了,她的另一个朋友金背也受了伤。更可恨的是我的战友为保护金丝猴牺牲在了秦岭。我问你的意思,也是想了解一下情况,是不是真的有人打着传说的晃子,在残害金丝猴。”

    “原来有这种事,真是造孽。”智见道士说着,便双手合十,作了个祈祷的样子。

    “是啊,这些人对金丝猴没有一点人性。”王勇其实还想问下智见道士认识不认识老猎头,但又想清静之地,老猎头是不会来这种地方的,智见道士也不一定知道,就没再往下问。

    可是,智见道士却主动提起了老猎头,对王勇道:“听说秦岭有个人叫老猎头的,年岁不小了,还是个护猴的,他也许知道这个传说,你可以去问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