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秦芫坐在院子里读诗经,阿念在一旁练剑。几个月下来,阿念的个子倒是长了不少,站在秦芫旁边,都能够到她胸口了。也不知是她太矮了,还是阿念长得太快了。

    她看得用心,不一会儿就看了大半本。索性停下来看阿念练剑,正要夸奖几句,就听到从外面传来的嘈杂之声。听着有些像白管事的声音。

    她合上书,抬头看见白管事堵在了门口,恭敬却生硬地说:“公子请留步,里边是我们姑娘的院子,您还是不要进去的好。”

    外边像是有人轻笑着在说话,秦芫听不大清,问白管事:“是谁在外面?”

    外面那人趁着白管事回头的空档,强行走了进来,秦芫这才看清,此人便是秦薇心上的侍郎家公子李洵。

    阿念也停下动作,跑到秦芫边上。秦芫放下书,起身。淡淡地问:“公子莫不是迷了路,怎么走到芫儿院子里来了?”

    李洵笑:“李某是特地来寻郡主的。”

    秦芫勾了勾唇:“芫儿与公子未曾相识,不知公子寻我做什么?”

    “自然是提亲。”李洵打开随身携带的折扇,轻轻扇了扇。

    四月的天气,其实说热也不热,他拿着折扇怕也是为了装一装风度罢了。

    秦芫收起笑意,轻轻皱着眉头,不说话。早在她刚受封时全长安的媒婆们就来得特别勤快,这其中,也包括李侍郎家请的媒婆。不过这事一直被搁着,秦伦谁都没理。秦芫也以为就这么到此结束了,虽然偶尔也会有媒婆仍旧不死心地上门,不过大多被王氏拖过去了。可谁知,这李洵还是没死心。

    正想着该怎么拒绝,就听见秦薇带着惊喜的羞涩声音:“李公子,你怎么在这儿?”说完看到他正笑得风度翩翩,却是对着秦芫,心里便一阵不快。只一瞬间,又收敛了神色,暗自瞪了秦芫一眼,把李洵拉走了。

    李洵虽有不耐,却还是端着笑。

    阿念拉了拉她的袖子:“阿姐,二姐姐干嘛瞪你?”

    秦芫朝他温和的笑笑,未作回答。

    晚上用膳,秦芫一坐下来就收到了来自秦薇没有好气的白眼。她面不改色地受着,期间还体贴的为阿念布了好几次的菜。

    饭后,下人们来收拾饭菜,他们几人仍旧坐着。秦伦漱了漱口,又擦了擦手,这才不紧不慢地对秦芫道:“今日,李侍郎家的公子李洵来府上向芫儿你提亲,此事你怎么看?”

    秦芫抿了抿唇,心道既然还能征询她的意见,就说明事成的几率并不大。她看了看秦薇明显拉下来的神色,想了想:“芫儿听说李家公子口碑并不好,整日花天酒地没个正行,又是个喜新厌旧的。若是芫儿嫁过去了,起初定还是好的。可要是再过上一段时间,怕还是难逃下堂的命运。”

    她这话说得极慢,故意说给秦薇听,既表明了她对李洵无意,又恰当的揭露了李洵的为人,告诫秦薇凡事要三思。

    果真,秦薇瞥她一眼,可眼里却是满满的怀疑之色,还有那么一丝丝的不认同。

    倒是秦伦笑了:“为父也正是这个想法。”

    王氏见状,冷不丁地开口:“芫儿倒真是会挑,我瞧着李家公子就挺好的,哪里像是那样没有作为的。依我看,李家公子配我家薇儿倒是极好的,郎才女貌,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