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田娘知道这位崔大娘是真心的帮着他们家的,连忙又拿了副碗筷放到她面前。“多谢大娘惦记,还请大娘尝尝我的手艺。”

    “我尝尝我们大侄女做的菜。嗯,真香,做的比那喜事的大师傅做的还好呢。”崔氏夹起一块肉吃了之后说道。

    “唉,嫂子,说来不怕你笑话,我这丫头太过任性,那年的事情,别人家都不知道,还是嫂子知道一二的。这不这妮子看我太难,把那信物给当了去。”张氏放下筷子,叹口气说道。

    “这有什么,活人不能被尿憋死。你也太过小心了。以后有了钱,赎回了就是。就是真的没有,难道还能因为这个就不守约了不成,那这种亲事不结也罢,就是嫁了也不会善待孩子的。”崔氏只吃一块,就不再动筷子,看着田娘和昌柏笑了起来。

    “唉,这日子也不知道该怎么过?”张氏愁眉不展的说道。

    “我说他郑婶子,你说你还愁啥,这姑娘小子,如今都这么懂事,这日子还愁过不好?”

    “田娘求大娘以后不要再和旁人提那个约定了,人家的门第太高,我们家现在的情形是攀不上的。那个约定我和娘都说好了,就此罢了,还请大娘不要外传。”田娘一脸郑重的给崔氏行礼说道。她还真不知道这事还有旁人知道,是以赶紧商量崔氏闭嘴。

    崔氏一愣看向张氏,张氏不由的把田娘的担心和说辞说了一遍,崔氏若有所思的看了田娘半晌。

    “她婶子,咱们相交也十多年了,这孩子算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说的也有道理,到底是读过书的人不一样。既然是这样,就先依着孩子吧。毕竟他家的确是,唉。郑先生故去这样大的事情,他们家竟然连个人都没来。”

    田娘听着崔氏的大嗓门,张氏柔柔的附和声。心里不由的一阵畅快,总算是有人支持她的决定了。她悄悄的回房去取了二两又三百文钱,装到荷包里,又回到堂屋。

    “大娘,您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我正和娘说,一会去您家,这下好了,还少跑一趟了呢。”田娘笑着把荷包递过去。

    “哎呦,这孩子,你那个东西能得几个钱,这个还是留着先给了旁家,大娘不急着用。你看这,大娘可不是来要钱的。”崔氏又把荷包推了回来,真诚的说道。

    “大娘,那个东西我还真就卖了个好价钱,足够我们还账了。您拿着,多亏了您,不然我可能就一命呜呼了,还没谢过大娘的救命之恩呢。”那天幸好是崔氏路过喊人救起田娘,不然田娘至此就一命呜呼了。

    “是啊,她大娘,孩子既然说了,你就拿着吧。以后我用钱短了,再去取一样的。”张氏虽没来得及问当了多少钱,不过这几天女儿的表现,让她很是相信田娘的话。

    “那事孩子不要放心上,任谁看了,都会伸把手的。成,这钱我拿着,用钱的时候你娘再去拿。”崔氏笑着拿了钱,然后又说了一会话后离开。

    收拾完了碗筷,田娘回房取出装银子的荷包去了张氏的房间。

    “这是弟弟的学费和餐费,听说学堂的伙食还不错,让弟弟在那里吃吧。如今天热,早上带了饭菜到了中午容易坏掉的。”她先取出二两五百钱,然后把荷包递给张氏。

    “唉,你这孩子,这让娘于心何忍。”张氏看着那一堆银子,眼睛又红了。

    “娘,您这是干什么,人是活的,东西是死的。如今保住了地,您还愁给我攒不下一个玉佩?”

    田娘有些无奈,前世的她一定是像足了这个娘,天真,懦弱,无主见,才会那样的。这一世她是绝不会了,她一定要改变自己,改变家人的命运。

    “你大了,比娘能干,娘依你就是。”张氏也释然了,既然女儿不喜欢谢家,就算了吧。毕竟如今的自家,实在是配不上那谢家的门第。

    通过张氏的解说,田娘算了一下,去了还债和交学费,还能剩下不到八两的银子。去掉必须的米面,大概还能有七两左右。

    “娘啊,我看崔大娘家的猪挺好,要不咱也养一头吧,明年就够给弟弟交学费了。”田娘靠在张氏的身边,认真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