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田娘,你想什么呢,娘和你说话也不答应。”张氏推了推坐在椅子上沉思的田娘。

    “哦,娘,你说什么,我刚没听见。”田娘从莫名的思绪里走了出来。

    “刚刚井妈妈让人来问,明天能不能去府里过小年?我给推了。”

    “娘,这是应该吧,毕竟我们家有孝在身,平日去看老太太尽孝道没什么,可是年节去就不好了。诺,今天我把过年的礼物都准备了,您看看,可还缺什么。”田娘柔声的说道。

    如今张家,老太太的身体倒是好多了,府里也不再人心惶惶的的了。可是不知道三老爷是怎么想的,十一月初竟然纳了老太太房里的玉屏。不是通房,而是做妾,声称是为了老太太冲喜,还郑重其事的摆酒请客。她们母女因为有孝在身人都没去,只是送了份礼金过去。

    田娘当时只是好奇,彪悍如三太太,怎么会同意纳老太太房里的丫头为妾。听井妈妈后来说,最初三太太自然受到不肯的,跑到老太太那里一顿大哭。可后来,不知道老太太和她说了什么,到底还是答应了。

    她们离开的那天,大少奶奶就回了娘家。前几天大爷也纳了一个良家女为妾,据说入府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四个月的身孕。显然是养在外面的外室,为了孩子的名分,才接到府里来。

    一个多月,三房里一下子出了这样的两件事,据说族里人说什么的都有。各方去三房探视的女人川流不息,这让三太太彻底没时间再去搞其他的事情了。

    大房倒是没什么动静,五爷张新倒是偶尔会和昌柏一起过来看看。十四的少年,沉稳安静。对田娘和昌柏也很有长辈的样子,这样张氏倒是真心的喜欢这个弟弟,田娘也不反感多了这样一个舅舅。

    “亏了有你,不然娘这些日子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过。只是你小小年纪,就要费心管理家事,到底是娘性格弱,立不起来,苦了我儿了。”张氏过去看了下各色的礼物,回来拉着田娘的手说道。

    “瞧您都说些什么,这算什么苦。娘每天都在那里应付客人才是辛苦呢。做饭菜这些事情,普通人家的女儿不都在做。您看杂货铺老板家的闺女,每天还不是得把东西都整理好了,忙起来还要当街卖货。”田娘笑笑看了眼外面的天色,不知道何时飘去了雪花,飘飘荡荡,很快院子里就被白色覆盖了。

    “下雪了,昌柏怎么还没回来。每天这个时候都回来了,可是有什么事情不成,我去门口看看。”张氏顺着田娘的目光看去,天都黑了,不由的有些心急的说道。

    “是啊,每天这个时候早就到家了,娘,你不用担心,昌柏很懂事的,可能是有事,不然他不会晚归的。”她嘴里说着,心里其实也急。

    娘俩正张望着,院门打开了,跑进来一个高高个子的男孩。几步就奔进了客厅,“娘,大姐,知道吗,西宁大捷,西宁王被活捉了啦,呵呵。”然后兴奋拉着张氏和田娘说道。

    张氏拿起布巾给昌柏擦额头的汗“什么大事,大冷天的,你竟然还跑出一身汗来。快擦擦,不然伤了风回头可就闹人了。”

    “娘,不用你,我自己来。”昌柏拿起布巾自己胡乱擦了下,然后捧起桌子上的茶杯一气灌了下去。

    “昌柏,你慢点。你看你,还读书人呢,喝起茶来和大街上那些轿头杠夫差不多了。你回来的比平常晚,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慢慢说。”田娘提壶又给他倒了一碗。

    “嘿嘿,让大姐见笑了。我这是高兴的。快中午的时候,先生说今天捷报传来,平西神勇大将军活捉了叛乱的平西王。如今施将军已经被封侯了,就叫平西侯。唉,我真想也能上战场杀敌保家卫国啊。”昌柏一脸希冀的说道。

    “读书兴国也是一样,不一定要去战场。何况人家那是从小的功夫底子,你这个年龄,晚了。你还是好生的读书,将来能保一方百姓安宁也是保家卫国的一种。”田娘笑吟吟的说道。

    “好了,吃饭了,你们姐弟俩回头再说。吃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张氏从灶间出来说道。

    “大姐,我就是说说,那里还能真去,我可舍不得你和娘。你不知道,今天先生高兴,放了我们半天假,由长房大公子做东,请我们这些人去他家吃酒去了。我如今不饿,你和娘吃吧。”

    “那些地方哪里能吃饱,还是再吃些,你现在正长身体呢。”张氏看着个子抽高了,可是人却瘦的厉害的昌柏说道。

    “娘,我真的不饿了,你和大姐吃吧。大姐,听说平西侯还要押着平西王进京献俘呢,这个咱们总是要看的。”昌柏高兴的说道。

    “嗯,到时候再说吧。”田娘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