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天,田娘正陪着母亲坐在暖炕上说话的时候,外间的孔妈妈喊“大姑奶奶,大少奶奶带人过来,到了院子门口了。”

    “娘,你身子不好,这天冷,你就在这等着,我去看看。”田娘按住要起身的张氏。她如今很担心她娘不能放下三太太的那些话,她刚刚一直都在开解她娘。

    因为昨天说好了,今天昌柏随五爷张新一同去族学报道,早上在老太太那里聚齐。昨天晚上因为受了三太太的辱骂,张氏的精神萎靡,早上就没起来。田娘只好自己带着昌柏,去给老太太请的安,然后把昌柏交给了她新上任的正牌舅舅。

    “不太好吧,毕竟咱们是客。”张氏还是挣扎要下地。

    田娘看着一身家居旧衣,脸色苍白,头发有些蓬乱的张氏,耐心的说道“娘,你头发乱,梳理下,免得一会让人看到失礼。我去迎,再晚点人进来了,回头传出去岂不是被人笑话咱们家没教养。”

    “是吗,我整理一下,这衣服也有些皱。你快去迎迎,莫让人笑话了去。”张氏低头看了下说道。

    田娘安抚住张氏,就匆匆的快步迎到院子里。她一出房门就看到大少奶奶刘氏,带着两个丫鬟缓缓的行来,她连忙上前行礼。

    “田娘给大舅母请安,大舅母怎么有空到我们这来了,可是有事?”

    田娘才一屈膝,还没拜下去就被大少奶奶扶住:“好孩子,都是一家人也不是第一次见了,不要这么多礼。这天冷,你娘呢,咱们进去说。”

    田娘看拉她的刘氏,圆润的脸上带着温存的笑容,头发简单的挽成一个圆髻,插了根通透的缠枝海棠花造型的白玉簪。身穿白色绣海棠花的对襟褙子,水红的八幅长裙,外披镶狐狸毛的大红锦缎面披风。

    田娘眼角一扫,看刘氏身后的两个丫头手里都捧着一个包袱,就知道她是干什么来了。看来三太太到底没拗过老太太,只是她自己不好出面,只好让三房的长媳出面了。

    “我娘身子不好,昨个一晚上没睡好,刚刚才起来,却也是一直都头疼。听说您来,她非要出来接你,我说大舅母是个通达的,断不会因为这些个俗礼生了您的气。倒是您出去再伤了风,倒是让大舅母心里过意不去的。”田娘扶着刘氏的手说道。

    刘氏看着眼前这个小姑娘,一身灰蓝细布小袄,同色的裙子,一丝装饰花纹都没有。头发挽成两个圆髻,只用灰蓝的布条缠着。细嫩的小脸上虽然勉强带着笑意,可皱着眉头却透露了内心的忧愁,清亮的眼睛里遍布了血丝,想来一个晚上都没睡好。想起她那个婆婆,心里不由的叹口气。

    “云裳,你做得对,都是一家人,迎来送去的闹那些虚礼做什么。这小手凉的,快进去,我也去看看大姐,来了这些天,我也忙,一直都没好好的说几句话。”刘氏怜惜的拉着田娘的小手说道。

    “舅母记得我的名字啊,我自己都快不记得了。”田娘听刘氏喊云裳楞了下,不由的问了句。

    “好孩子,我怎么不记得呢,这名字可是从云想衣服花想容这一句化来的?”刘氏温柔的问道。

    “是,我听我爹提起过。”田娘应声说是,路程短,几句话就到了卧房。

    刘氏匆匆上前,仔细的觑了觑张氏的面色“早上没看到大姐,听孩子说不舒服,我这忙完就赶过来看看。”

    “快坐下,我就是有些着凉,没事。劳烦弟妹跑一趟。”张氏勉强的笑笑。

    “你们两个把东西放下,就出去吧,我们娘们要说些私房话。”刘氏让两个丫鬟把东西放下说道。

    屋里就剩下了她们三人,刘氏拉着张氏的手“大姐,昨个你委屈了,我代我们太太给你磕头赔礼。看在你兄弟的份上,原谅她酒后失语吧。”

    刘氏说完就作势要跪,张氏慌忙拉住,“弟妹,这可是说的那里的话。快坐下,咱们姐妹好好的说话,可不兴这个。”

    田娘也上前扶住刘氏“大舅母过虑了,都是一家人,那有牙齿和舌头不打架的。那不过是醉话,过去就过去吧,我娘她断不会记着的,您放心吧。”

    刘氏点头附和,一脸的赞叹“大姐,你看云裳这孩子,多贴心,还懂事。这两天我一直和大爷说,要是我也有这么个女儿就好了。”

    “这可不是我自夸,我这半年来,亏得有她在身边,帮我做事。你别看她年小,家里的事情倒是大半都是她去谋划。唉,只是可惜了,从前她最擅诗书,如今为了家计,竟是除了考较她弟弟,平时从不摸了。”张氏摸着田娘的头发,苍白的脸上露出了真心的笑容。

    刘氏打开两个包袱“大姐,这个是我的一点心意,你别嫌弃,留着给孩子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