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古代言情

    番外之春桃(一)

    广西河池州改县设州不久,府衙大堂院落倒是按制新修建的,比之宜阳的县衙院落不知威武多少倍。

    巍峨州府衙门正中间的最北端是知州府的后宅,其东侧跨院便赵同知的后宅。

    六月初的河池州,午后刚刚下过一场急阵雨,雨势停歇,骄阳立出。院里的芭蕉叶上还滴滴答答的往下滴着雨滴。金黄阳光下,入目满是雨后清新。

    春桃的大丫头入画从前院匆匆过来,悄过声息的过了穿堂,沿着游廊过绕到两层小楼的正房门外,轻声回道,“夫人,林记的二管事来了。说是有事回夫人。”

    春桃一身家常素衫坐在正厅里看,手持帐本,正看得入神,听见这话,眉头微皱,“嗯,你进来。”

    入画挑帘进去后,春桃才问,“他来有什么事儿?”

    入画道,“说是与咱们的王管家有关。我问他,他不说呢。”

    春桃听得她说王管事儿,眉头又是一个微皱,站起身子道,“走,去瞧瞧。”

    河池州多山多林木,陆路虽然不畅,水路却四通八达,因而做林木的生意人极多,春桃一家到了河池州后,经那河池州知州夫人齐夫人的引荐,入了三千银子的本钱到这林记,每年也能使二分的利钱。这三千两银子,其中有两千是那四姐妹凑的份子,余下的一千多两,乃是赵昱森在宜阳时为官六年所得。

    他在宜阳虽是县令,却是掌印正堂,一县之内说一不二的。为官六年期间,虽然没有主动去收过什么银两,但衙门里多少下传下来的“陋规”却也是一时削不完的,也不敢削完,否则小吏们哪里肯凭你差使尽心办事儿?普天之下,几千年也才出了一个海刚峰海公,能有那般大的魄力将衙门之中大大小小百余项陋规削个干干净净

    对那些小吏们收些不太能激动民愤的小钱,他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而,在宜阳任上六年,除了头两年手头略紧些,余下这四年里,小吏们年节的孝敬,大户人家过年过节所随的礼金,也积了有一千五多两的银子,只不过两人在宜阳时,有几十亩田地贴补着,一家人生活又简,这些银子便没怎么动。

    到广西上任,虽然路途遥远,一路连马驿站都有朝廷支付,这一家人人又少,花费又极简,几千里的路,所费也不过三百来两。到了河池州之后,除了花百余两银了添置些不甚值钱,却又雅致的竹编藤编家具箱笼。余下三千两银子便投到了这林记。

    知道这件事儿人甚少,不过是入画翠屏以及孟颜玉那里派来的尚妈妈秦妈妈和赵昱森以及这位王管事儿等五六个人。

    而这位王管事这位正是赵昱森弟媳的大哥。

    广西虽远,赵昱森却是升了官儿的。家里那些沾亲带故,又不嫌远的,来求门路的也不少。还好,赵昱森知自己手头银两不多,大半儿都由他推了去。只有这个妯娌的大哥,是看在老2一家在宜阳赡养爹娘的份儿上也不太好推,就这么带了来。

    而林记前些日刚把旧年所得的利钱送到府上,一共是六百两。这强强够一年的花销。春桃一边走一边在心里叹息,到河池州说是升了官的,实则俸禄一月仅升了一石。在这边儿赵昱森仅是个佐官,与那掌印正堂的到底是差了不少。

    又一边纳闷,林记此来,与这位王管家有何关系?

    一路这么想着,到座客,来的却是林记一个二管事儿,春桃倒认得他。前些日子送红利过来的便是他。

    见了春桃连忙上前行礼,“见过赵夫人”

    春桃嗯了一声,道,“申掌柜此来可是有事?”

    “是”申管事恭敬应了一声。见室内只有入画和翠屏两个,知道是她的心腹,不须回避,便道,“小的此来,是来回夫人,贵府王总管这半个月来,在小店里已支了三次银钱。第一次是二两,我们铺子的岳管事想,这些小事儿不值当与夫人说道,便自掏腰给了他。第二次是五月二十日,又来说因采买赵大人笔墨,欠十两,我们岳管事儿又给了他。昨儿又来支一次,却是五十两,说是因府里要买些山货干货给老夫人备礼,他一时列漏了单子,在柜房上取的银钱不够……”

    “……我们岳掌柜是支了银子与他。现下这六十二两银子都没入帐。我们掌柜的想,这不过是一点小钱儿,不值得来与夫人说,倒让夫人烦心。可……”

    他说到这里苦笑了下,“……可,一个时辰前,他又去铺子里要支银子八十两。正好我们刚与上家结了货款,店里并无存银。贵府王管家说明儿再去取,让务必与他留着……若是三五两的银子,掌柜的便自做了主,哪怕是自己添补上,也断不会来扰夫人。只是这次的八十两确不是小数子,我们掌柜一年的工钱也不过五十来两。夫人您看这……再有,他到铺子里支银子,我们掌柜的怕夫人您不知晓,让小的特来回与您知晓”

    春桃眉头渐渐锁紧,听到这儿,微微抬手,打断这位申管家的话。顿了片刻,招翠屏来,从手腕上褪下一只小小的西洋钥匙,递给她,“去取六十五两银子来与申管家。”

    申管事儿连忙摇头,道,“赵夫人,您这是折杀小人了。小人来可不是为要这么点银子的……”

    春桃笑了一下,摆手,“你不须急。你来知会我,我倒要谢你呢。只是在商言商,我不会多占你们的便宜,怎么能让你们掌柜的与我们府上贴补银钱?”

    翠屏进去片刻,棒出一只红漆木小黄铜锁的匣子,送到申管事儿面前,打了开来,里面排着六个十两重的元宝,并五个一两重的小银锭。

    春桃又道,“银子你拿回来。再差个人将贵号记得帐送来。这几日正好我们府里头忙乱,赵大人要启程去山里督办修路的差事,我们府上都忙着备着这个呢。王管家怕是不想拿这等小事儿来烦我,他又急切想把这桩差事儿办好,这才去你们铺里头拆借。这倒是我们府上的不是了,给你们添麻烦了。日后这等事儿不会再有了。”

    申二掌柜倒是听懂了这位赵夫人的话,除了为王管事儿面子上打掩护外,最后的一句话便是:他再去你们莫给了。

    忙点头赔笑道,“谢赵夫人能理解小号。我们掌柜的因一时没能给王管家凑上所需,心头难安,派小的来给你赵夫人赔个不是。即这样,那小的先走了。”

    说完银子也不拿,跑飞快的走了。

    他一出去,春桃脸色骤然变了。

    入画也忍不住气愤的道,“大小姐,您瞧瞧姑爷这位弟弟的大舅爷多给我们姑爷长脸贪那么点银子,叫一个商家的管事儿到小姐面前说这等落脸面的话”

    翠屏也是一脸气愤,“当初就不该让他来,平日里克扣些买菜的小钱也罢了,偏到外人面前做一副下三儿样”又骂这林记的管事儿狗眼看人低,若是知州府里的管事儿去那里拿银子,看他敢不敢这么直梆梆的说到脸儿上?

    春桃本正气着,听了这话,无奈笑了,说翠屏,“林家的掌柜也是好意。咱们就那么几百两的利钱,能经得住他几次零叼的?”

    再者,想到周濂几个传来的信儿和赵昱森从邸报上得了消息。自打小舅舅出了事儿,他们在河池州确不如初来时那般受人欢迎。这也是人之常情,她也不怪什么。想到周濂最后一次来信儿,说小舅舅无大碍,许是快要回来了,刚刚还十分烦躁的心,略微宽展了些。

    入画看春桃脸色好了些,便道,“小姐,以我说,采购干货的事儿,不如交给我去办。这河池州与咱们那儿的民风不同,女子抛头露面又不是什么大不了事儿”

    春桃看了看她,笑笑,“我也是想与府里头添个进项。因看这河池州山货干货多又便宜,便想着采买一些,发到二小姐或者五小姐那里,她们两个都有酒楼,这些干货在内地少见,是个稀罕菜,能赚些差价。谁知第一次交办他过手稍大些的银两,他便闹了这么一出。”

    翠屏道,“大小姐,不如趁着这个时机,将他打发回去算了。这一年里头,咱们府上一月三十两的花费,至少有五两进了他自己的腰包”

    说着顿了下又咕哝,“其实姑爷也怪可怜的。那山沟沟里修路,随使派哪个小吏去敦促,还不成?他好歹也是个从六品……偏他家的亲戚还这么不上道儿”

    春桃不动声色的斜了她一眼,道,“他本是管水利桥路的佐官,他去是应当的。罢了,去瞧瞧王管家可回来了。只说我要看看他这些天收购干货的帐,让他带了帐来见我。”

    翠屏应声去了。春桃带着入画回后院。

    赵渝独居在西面小楼上。东面小楼与正房二楼栏杆相通,是四喜的住处。北面背阳的三间,楼下正中间是穿堂,两旁是接待外客的客房,楼上则是库房。

    再往西有个小院,则是厨房院落。厨房再过去,有一个单独的院落,是奴仆房,院子前有一条小巷子,直通内宅大门,供下们人出入。

    春桃进后院时,尚妈妈刚好从四喜房间出来。春桃立住脚步,含笑看尚妈妈从二楼下来,才笑道,“辛苦尚妈妈了,四喜今儿学得可用功?”

    这位尚妈妈乃是孟颜玉派来的,除了通晓人情世故练就一双老辣眼光之外,更有一手好女红。平日里提点春桃家事官场夫人交际人情往来,余下的时间便是教导四喜女红。

    春桃的心思是,自己出身农家,多年在乡间形成的习惯,改是不大好改了,不如多在女儿身上下下功夫。连带尚妈妈也是这样的心思,教导起来格外用心。

    她含笑回道,“夫人太过客气。今儿小小姐学得极认真,老身替她画了个荷花的样子,她要绣荷包给夫人呢。”

    春桃笑了笑,心疼女儿小小年纪,便要拿针捏线的,又一想自己小时候何尝不是如此,五六岁的年纪便帮着学做饭。随即又释然。

    两人进了厅中,春桃给尚妈妈让了座,入画奉了茶,便退了下去。这院子不大,下面发生个什么事儿,上面自然能听到一些。

    喝了两口茶,尚妈妈便问起方才的事儿来。春桃叹息一声,将事情大略说了说,道,“若是三五两的,看着老爷的面儿,便也不说他什么了。左右再熬个一年半载的,说不定就回去了。回去之后再打发他。现在……”

    尚妈妈衣衫虽素,却自有一股大家出来的派头,端坐着喝了两口茶道,“老身有两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春桃一笑,“尚妈妈怎么与我这般客套,小舅母使你和秦妈妈来,可不是来指点我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