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刘金龙说出的话,着实让小唐吃了一惊,他把事情看得这么透切,还是故弄玄虚?刘金龙说了半截话却又不往下说了,可把小唐急坏了。

    后来,在小唐的一再追问下,刘金龙才分析给小唐听:“王啸兵和我一起都曾为明朝总兵,我也深知他的兵术在我之上,每次和他交手我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哪里出了差错,真是怕鬼有鬼,一连吃了几次败仗。你是知道的,钦差初来乍到,又接连打了两次胜仗,肯定不把义军看在眼里。“

    小唐插话:“钦差的心情我能看出一两分。他没有把王啸兵当成对手。“

    “我敢断定,王啸兵必然伏击阿巴泰。”刘金龙很有信心地补充一句说。

    小唐更惊讶,有些不相信似的望着刘金龙:“副帅,你就这么确定?”

    刘金龙点点头:“而且,我还可以断定,王啸兵的伏击地点就在老河口,因为没有别的地方可以设伏了。因此,我敢说,阿巴泰必败,小唐啊,我们要有两手准备,阿巴泰胜了,我们立即向龙城发起猛攻,这种情况似乎不可能发生,所以,我们必须做好阿巴泰败了的准备。那就是想方设法保存自己的实力,这年头有兵马就有发言权。”

    小唐心想,真是生姜老的辣,什么事都看透了,而且,副帅的分析也真让我开了眼,有理有据,容不得你不信。所以小唐又试探着问:“副帅,我们将如何保存实力?”

    刘金龙沉思一会,说:“其实在得到王啸兵进攻龙须的时候,我就想好了,这一仗,我们没有胜算的希望,到了龙城,就安排四喜带领大部精兵先行撤离。等到阿巴泰大败再撤就来不及了。”

    “副帅,既然您看得这么准确,我们要不要给钦差大人提个醒?让他做好防范?”小唐问刘金龙,

    “你给他提个醒?”刘金龙很快就摇摇头:“你太幼稚了,阿巴泰是什么人你还不清楚吧?阿巴泰一生都在打仗,二十来岁就领兵出征蒙古,真正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他要你给他提醒?不骂你狗血喷头才怪呢,算啦算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什么都不说,我们自己作好准备就行了。”

    小唐有些吃惊看着刘金龙,眼前这位曾经十分熟悉的清军副帅,今天有点儿陌生的感觉,是不是他对谁城府都这么深?自己跟三夫人的事,是不是早已知情?

    此刻的小唐陡然紧张起来,也许在方便的时候,就我给做了?别再指望跟刘莉有什么进展了,什么事都似乎在保全自己。这也没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

    在小唐的心里,也在开始为自己着想了,对自己的顶头上司也要留一手了。

    是的,刘金龙估计的一点不差,九山王就在老河口设伏了

    这里是阿巴泰东进的必经之地,这个地方易于防守,而且北有鸭河,南有涟河,两道天然屏障,再往东则有蔷薇河,阿巴泰部没有船,是不可能越过蔷薇河的,所以,想从背后包抄义军,阿巴泰必须通过老河口。九山王在这里设伏是最理想的地点。

    由于对这一带的地形地貌相当熟悉,排兵布阵,九山王都不用勘察地形。

    一到老河口,九山王就开始命令部队一一进入阵地,兵贵神速嘛。

    九山王严肃地喊道:“岱山总兵——”

    岱山总兵出列,抱拳施礼:“末将在,愿听从九山王调遣。”

    九山王命令道:“汝率领一万人马,沿鸭河急速西行,一路上需偃旗息鼓,在桑墟湖东的三台伏下,待阿巴泰的后卫过完境,急速出兵,断其后路,务必死守,能不能击败阿巴泰,你是关键。”

    岱山总兵再施礼:“末将听令,决不让一个清兵从我的阵地上逃走。”

    九山王扔给他一个令牌:“你去吧。”

    岱山总兵弯腰捡起令牌,领命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