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临近未时,送情报的人还没有出现,,这令埋伏在下马庄驿站周围的刘四喜等人非常着急,难道我们来迟了?情报接送已经完成了?这里是苏三黑所说最重要的接头地点,所以刘四喜亲自来这里蹲守。

    上午卯时,他成功地抓住了常三手,为了保密,他令士兵用麻袋套起了常三手,这事又是发生在院子里,在现场的都是自己人,没有其他目击证人,所以抓了常三手是神不知鬼不觉,刘四喜将他带回了兵营。谁也不知道,麻袋里的人就是常三手啊。

    他把常三手交给副帅后,又和小唐商量一会,就带着三十多人出发了,他今天最重要的任务是截获王三坏的情报,以期斩断王三坏的情报来源。

    在兵营前,刘四喜看到了刘莉,刘莉似乎没有注意到他,只顾往前走。

    刘四喜叫了一声:“妹妹——”

    刘莉这才看清是刘四喜,噗嗤一声笑了:“怎么这身打扮呀?你不说话,我还认不出你了。”

    刘四喜环顾了一下四周::“这时间挺敏感的,不在家呆着,还到处乱走?”

    刘莉撅着嘴,不高兴地:“他该换药了。”

    “奥,那你去找二叔吧,注意安全,我走了。”说完话,就给马儿加了一鞭“驾”,三十几匹马飞奔而去。刘莉望着他们的背影,嘟囔着:干什么去的,打扮的怪模怪样的?

    刘四喜他们都是一身老百姓的打扮,这是一次隐秘的行动,当然不能穿着军服前往。

    根据苏三黑的供述,那个叛徒传递情报的地点有三个,一个是在老洼口一个破庙里,送情报的人,将情报塞进一尊塑像的下面,就离开了。

    刘四喜在此处安排了六个人,一个人埋伏在塑像的后面,一个人埋伏在破庙的院子里,另外两个人则埋伏在破庙外面。还在远处的一个树林里安排两个人看守马匹。

    第二个地点在七间房村的村东,村口有一棵老槐树,树丫上有一个洞,情报就是放在洞里的。这是一片开阔地,离老槐树最近的人家也有五十弓远。附近没办法埋伏人员,只能在远处盯着,刘四喜在此处同样安排了六个人,要他们自己想办法隐藏一下自己,收藏好马匹。

    第三个地点在桑墟湖边的一处破旧的房屋里,这里房屋还不少,看样子有二十几间,地形很复杂,据说,这是明朝的一处驿站,叫做下马庄驿站,说是当年朱棣迁都北京时,路过此地,虽未住宿,但也下马休息一段时间。后来就在此建了驿站,命名为下马庄驿站。

    皇帝休息的地方哪能不留下一点印迹呢?建归建,路过此驿站的官员并不多,到了明末,驿站的最后一个官员病死在任上,朝廷再也没有派过官员来,就是说,这个驿站在明朝未亡之前,就荒废了,明末乱世,这里成了土匪们的好去处。若不是九山王起兵反清,收编附近的土匪,这里恐怕还是土匪们的天下。

    这个地点离义军的一个营地峰山还不到二十里,先前这里还是义军的一个暗哨据点,是义军斥侯们的休息场所,也是投奔义军的接头地点。

    这里随时都会出现危险状况,是个十分危险的地点,也是接送情报最多的地点。

    十天前,清军成功地把义军包围在桑墟湖,这个荒废的驿站,成了九山王的临时指挥所,后来九山王突围成功。清军击溃义军后,王三坏命人给驿站点了一把火,大火之后,曾经的驿站成了一片黑乎乎的墙头框架,一片荒凉。

    所以,刘四喜把余下的人都安排在这里,自己亲自坐镇指挥。